一干人面面相覷,楚毅之揮手道:“好了你們,別再問問題了,此事,你們怎麼看?”
“郎君是否願意為君平亂?”還是姜參比較靠譜,在給楚昭當老師之餘,姜參也入了楚毅之的幕僚,姜參這一問,意義非凡。
“我不過是區區一個渤海郡守,一州之亂,還輪不到我。”楚毅之皮笑肉不笑地說,姜參嘴角抽抽,楚家兩兄妹啊,個個都滑得跟泥鰍一樣。
“對啊,一州亂起,想要平定一州之亂,自當傾一州之力,翼州連年天災不斷,比起富饒的雍州,實不可比之。我看還是請皇上派兵鎮壓吧。”
齊刷刷看向出聲的楚昭,這話說得太有技術了,不約而同的,頗覺得楚昭這樣的人,不混朝廷實在可惜了,就憑這口才,有什麼不能混的。
楚毅之挑眉,“還有呢?”
自家人知自家事,楚昭要是有那麼乖,真心忠於朝廷,當初就不會攛掇楚毅之離京準備當個土王。所以啊,都等到這機會了,楚昭會放過?
“為了防止渤海亂起,上折請皇上允許渤海幕兵。”楚昭非常配合地說出打算,姜參暗暗給楚昭豎起了大拇指,瞧瞧,瞧瞧他這徒弟真是懂得見縫插針吶。
“西河一帶,今又大旱,萬一翼州也起了亂,那該如何是好?”總有真正憂國憂民之人,此人原是渤海人士,姓董名優。三十出頭,早前為郡守府的文書,楚毅之上任之後依然用其為文書。
“只要渤海無事,其他的且看風起雲湧。”楚毅之所言一眾同意,畢竟自家的事都理不好,你要管哪裡的事。再說楚毅之只是小小的渤海郡守,能管得了渤海之外的事嗎?
除非,天下亂起,朝廷不存,到時候楚毅之才有動手的餘地。
“糧食備足,百姓安撫,別處如何我不管,渤海的百姓,一個都要護住了。”楚毅之下令,渤海的幾個縣令連連稱是。再三確定了渤海的一應防守,還有安民之策,直到月上中天,這才散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是,楚昭再次收到了斥部傳來的最新訊息,“徐狗子帶領五百精兵,突入翼州殺了翼州刺使,理由是當初的翼州刺使殺了他的父母。”
楚毅之頓住了,“他一介草民,翼州刺使如何會殺他父母。”
“只怕有人給他出謀劃策,讓他趁朝廷未及安排之時,趁機奪取江山。”楚昭如此猜測,楚毅之睜大了眼睛,怎麼想怎麼可能。
“把人給我叫回來,開會。”楚毅之吼了一回,剛出郡守府還沒走遠的一群人,飛速的趕了回來,聽說徐狗子做的事,一眾人皆已無聲。
“郎君,眼下不能再據渤海而守,想方設法聯絡各郡,一但徐狗子的兵馬有動,我們就出擊防守,此人殺害翼州刺使,只怕志在翼州。”姜參開口,楚毅之黑了一張臉,徐狗子才拿了一個雍州,接著就打翼州的主意,他也不怕撐死。
“可是,朝中無令。”董優適時地提出一點。
“為一方郡守,守一方百姓,既生叛亂,理當平之,何需朝廷之令?”楚昭話接得忒順,得了楚毅之讚賞的目光一枚。
董優不禁多看了楚昭幾眼,一個小娘子,偏偏不是一般的小娘子。他一個文書都沒有人小娘子想得通,看得透,實在是失敗,失敗!
蔫蔫地低下頭,董憂不吭聲,楚昭道:“阿兄當年臨危為平原郡之郡守,所以要跟平原郡合作不是什麼難事,其他各郡嘛,需派得力之人前去遊說,而且必須要快!”
誰都知道要快,但是,這件事想要辦好不容易,前去遊說的人選嘛。
“我去!”鄭通站了起來,毛遂自薦,楚昭道:“鄭世兄只有一個人,一去只能說服一方郡守,我們現在是跟徐狗子爭分奪秒,必須要快。”
“信都我去。”姜參站了起來,楚毅之道:“廣平我去,阿昭留守。”
廣平乃翼州刺使府所在,楚毅之去,危險很大。
喜歡昭華女帝請大家收藏:()昭華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