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大家,因為我的不成熟,破壞了工作室的氛圍,我想,我不適合留在工作室了,所以我決定退出。這段時間給你們造成了不愉快,也辜負了你們的期待,都是我的錯,十分抱歉。”
內心掙紮了快一個月後,小實在群裡發了這樣一句話,剛要按下退群按鈕,忽然時風發了一句話。
“這件事之後再說,小實,你最近聯系過白星嗎?”
“……沒有啊,怎麼了?”
“幾句話說不清楚,開語音吧。”
“好……”
語音裡。
時風:“我們已經好幾天沒聯絡到她了,她沒來工作室,聊天軟體、電話全都不通,部落格也沒更新過,我們找了很多人問,都說沒見過她。”
小實:“你們沒去她家問問嗎?也許是生病了呢?”
時風:“她是在這裡租的房子,我們去找了,也沒人。”
小實:“那她的家人呢?”
大家都沉默了,過了很久才有人說話。
夏夜嵐:“小實……唉……我們應該早點告訴你的。”
小實:“告訴我……什麼??”
霞露:“其實咱們大家都已經是朋友了,你不必把自己逼成那個樣子,有什麼問題都可以說出來,大家一起想辦法的。”
小實:“……對不起。”
夏夜嵐:“其實,說起來,你和白星還真有一點像的。”
小實:“怎麼回事?”
在接下來的對話中,小實才瞭解到一些之前從未聽過的、有關白星的事。
最近一年才小有名氣的畫手白星,她現在的狀況看起來還不錯,但,也只是“看起來”而已。
實際上,她是在一年多以前,從家裡逃出來的。
白星的父母有兩個女兒,一個是她,一個是比她大5歲的姐姐,她的父母很想要個兒子,然而兩胎卻都是女兒,後來因為客觀條件不允許,就沒再繼續生孩子。白星姐姐18歲職高畢業,被父親安排到一家公司上班,到了21歲,又被父母安排相親並結婚,一年後,生了一個兒子。
這個孩子降生後,問題就出現了,或者說,其實這個問題早就存在,只是以孩子的出生為爆發點。
白星的父母在姐姐懷孕的時候,就以照顧她為由,理所當然地搬進姐姐家裡,孩子出生後沒幾周,白星的母親就隔三差五把嬰兒抱出來,到七大姑八大姨家串門,逢人就說:“看,這是我的孫子,我女兒結婚了,我女兒在公司當職員,工作可體面了,我們給她安排的相親,男方可好了,他們結婚後生了孩子,還是個男孩,這是我的孫子,是我的。”
幾個月大的嬰兒還離不開母親,哭鬧不止,白星母親則毫不介意地繼續和人介紹自己女兒的一切,直到孩子因為經受不住一次次的折騰而生病,她這種行為才停止。好笑的是,當姐姐抱著孩子哄的時候,白星母親卻站在一邊責怪她:“就是因為你不會照顧孩子,我的孫子才生病的。”
白星的父母一直住在姐姐那貸款買來的、本就不寬敞的房子裡,給他們一家三口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姐夫雖然反感,但也不想和長輩鬧僵,所以一直在容讓。而姐姐天生性格軟弱,又剛生了孩子,身體虛弱不說,孩子還經常被抱走,又是勞累又是擔心,在這種情況下還要被父母責怪,幾乎每天都要哭,最終,發展成了抑鬱症。
這下,姐姐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更別提管孩子了,於是,白星父母就理所當然開始掌管他家的一切。每天吃什麼喝什麼,家裡該怎麼佈置,夫妻倆的收入支出,他們全都要管。在這種高壓控制下,姐姐的抑鬱症越來越嚴重,一次哭鬧幾個小時已經是家常便飯,而姐夫也被白星父母指揮的像個陀螺一樣團團轉,如果他不聽,白星父母就會立刻甩過來兩個字:離婚。
此時,姐姐剛22歲,而17歲的白星正在讀寄宿高中,她知道姐姐的情況,週末有空就會去看姐姐,一開始,她覺得姐姐的病就是典型的産後抑鬱,多加調理和治療就會好,因為在她印象中,姐姐是個老實本分的人,甚至還有點笨笨的,很多事也不會往心裡去,這樣的人怎麼會和抑鬱沾上邊呢?
直到後來,她才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一個週末,她剛到姐姐家,一開門就聽到臥室裡傳來姐姐的哭聲,她剛想進去看,忽然又聽到另外兩個人的聲音。
“你哭什麼呀你?生個孩子還不會養,你像話嗎?讓你做飯你也做不好,你說你,怎麼就這麼不爭氣?就知道哭,這都兩個月了,下個月你給我回去上班,聽到了嗎?”
另一個聲音也附和道:“你結了婚,有丈夫有家庭,你還有什麼不知足的?還有我跟你媽幫你照顧孩子,你還得什麼抑鬱症,有你這麼自私的嗎?”
姐姐一直在抽泣,而那兩個聲音就好像聽不到姐姐哭一樣,只是冷冷地、自顧自地在訓斥著。
白星一聽就知道這是誰的聲音,就算她長年在學校寄宿,但這種一聽到就渾身不舒服的聲音,她還是能辨認出來的,就是父母的聲音。
在她的記憶中,父母的聲音有著神奇的作用,能讓自己在一瞬間就完全失去快樂,失去信心,變成一截木樁,任由父母充滿負能量的言語劈頭蓋臉砸下來。他們總是有那麼多發洩不完的負能量,而姐妹兩個自然就是最佳的發洩途徑,哪怕姐妹倆在吃飯,在睡覺,只要父母心情不好,就會立刻把她們倆抓過來毫無理由地數落一頓,白星甚至覺得,他們就是天生製造情緒垃圾的機器。
現在,就算姐姐成了家,就算姐姐做了母親,就算姐姐現在生病了,他們依舊要無視這一切,繼續理直氣壯把姐姐當成撒氣桶。
白星走到臥室門外,深吸一口氣推開門,面帶微笑大聲說:“姐~我來看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