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礙的。”
趙顯微微皺眉。
怎麼這個陳王爺口音裡,似乎對郢都並不如何以為然?
酒過三巡,賓主盡歡,趙顯等人被接引到了陳王府的一個獨立的大院子之中,趙顯依舊跟項櫻一個屋子,趙信司空夏等人住在一個屋,阿繡還有那些女學生,都各自找到了房間住下。
這一夜,趙顯房間的燈火早早的熄了,不過細如蚊吶的竊竊私語卻一直沒有停過。
穿越過來已經大半年了,趙顯對於啟國的朝廷,官制已經瞭解的七七八八,可是對於西楚的朝廷卻一無所知,他必須跟項櫻打聽清楚。
項櫻半躺在趙顯懷裡,對著輕聲細語的把整個楚國的國制說給他聽。
西楚的國制跟啟國大不相同,啟國是用將軍守國門,類似於林青這種邊軍守將駐守各個門戶,而西楚則是用藩王守國門,用各大藩王駐守在國門之前,負責邊關軍事。
這些藩王不僅負責防禦,同時也負責進攻,比如說眼下在函谷關附近蠢蠢欲動的楚軍,就至少有一半是陳王府的人。
這種制度有利有弊,利處就是各大藩王的封國就在邊境之前,一旦有外敵入侵,他們的藩國首當其衝,屆時不管這些藩王忠不忠心,為了他們各自的封國,他們都不得不出死力奮起抵抗。
同時,這些藩國軍政自主,糧米也可以自給自足,不用郢都的中央政權出錢養兵,這就給原本就不富庶的西楚,緩解了不少財政上的難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些都是藩王守國門的好處。
既然有這麼多的好處,為什麼啟國會廢除藩王權力,把各大宗室當做家豬圈養起來呢?
因為這種制度的利處雖然多,但是它僅有的一個弊處,就成為了它致命的缺點。
藩王與皇帝同姓,因此他們在法理上也是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一旦這些人手裡有了兵權,等到中央政府勢弱,有些野心家必然會起兵造反,坐上那個九五至尊之位。
項櫻跟趙顯說道西楚這個制度的時候,趙顯皺了皺眉頭,大惑不解:“郢都便不怕這些外藩造反嗎?”
很久之前,啟國的官制跟西楚也是類似的。
不過啟國曆史上,曾多次出現藩王造反的情況,所以啟國的第三代皇帝平亂之後,就徹底收繳了藩王的大部分權利,把宗室們當成豬玀圈養起來。
項櫻抿了抿嘴,伏在趙顯耳邊輕輕吹氣。
“世人都說我大楚野蠻好戰,不錯,大楚立國百餘年間,的確征伐不斷,戰爭幾乎從未停止,正因為這百年不斷的戰爭,讓我們項家拱衛邊疆的藩王們死了一茬又一茬!同時,在郢都的皇室卻沒有過多少損失,因此,我楚國才從未有過造反的先例。”
“比如說,一甲子之前,啟國的戰神蘇定邊打進大楚國境,史書上記載說他幾乎打到郢都城下,可是我從皇宮的書閣裡看到的記錄,當時郢都的禁軍卻只有不到三成參戰。”
“與其說蘇定邊是被聖旨召回去的,不如說是他力盡了…”
項櫻在趙顯耳邊吐氣如蘭,氣氛很是旖旎,但是她說的話,卻讓趙顯出了一身冷汗。
細細一想,的確是這個道理,啟國早年,各地多有藩王造反,是因為這些藩王都閒來無事,無事又有兵權,可不就要想著造反嗎?
項家的手段就極為高明,他們項家在天下人的眼裡,都是一些蠻橫不講理的“蠻子”,一言不合就四處尋人打架,為了一個涼州城更是跟北齊撕扯了百年之久。
可是如今看來,這項家人的手段,屬實高明……
喜歡將白請大家收藏:()將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