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這話倒也乾脆,文丑是鄴城最重要的人也不為過,因為文丑掌握著鄴城八成的兵馬,就算是呂曠、焦觸等人也都要聽從文丑的,所有的也不過小股軍隊,所以說文丑的話最有分量,畢竟如今新軍就在城外,唯一仰仗的就是文丑,所以文丑說話最有分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仔細聽一聽劉氏的話,其實就有威脅的成分,如果文丑支援袁譚,那麼就會繼續動亂,劉氏不會善罷甘休的,鄴城也要就此分裂,而支援袁尚則不會有這種問題。
但是憑良心說話,袁尚真的不適合上位,一來年紀太小,做不得什麼主,而來也無法身先士卒,更無法振奮軍心。
但是文丑卻不能直接支援袁譚,否則亂起來對誰都沒好處,掃了袁譚一眼,目光垂下:“我只支援能上陣殺敵,能振奮士氣的,如今軍心渙散,如果沒有人能站出來振奮士氣,這一仗根本就沒有打的必要,還有什麼好爭論的。”
話很公道,但是雙方的臉色卻不一樣,對於文丑的話,袁譚明顯的鬆了口氣,雖然沒有明著支援自己,但是能上陣殺敵的就只有他,不能指望一個十二歲的小孩子上陣殺敵——
劉氏的臉色當然不好看,她知道文丑等於實質上支援了袁譚,看著沒有偏袒,其實就是最大的偏袒。
重重的哼了一聲,劉氏眼中閃過一道陰冷,盯著文丑胸口起起伏伏的,猛地咬了咬牙:“尚兒也能上陣殺敵——”
一下子彷彿回到了起點,文丑卻不在說話,因為他說什麼都不合適了,上陣殺敵哪裡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那都是提著腦袋過日子,袁尚說一說還行,真的上了敵陣,可能無法活著回來。
“尚公子可上位。”就在眾人都沉吟的時候,許攸忽然開了口:“固有甘羅十二歲拜相,可見年齡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尚公子站出來,未必殺到前面,但是隻要有尚公子在,軍心穩固,便可一戰。”
目光一下子被許攸吸引了過去,沒等眾人多想,劉氏便已經立刻敲定下來:“許大人說的有道理,袁譚如果非要爭,如果耽誤了軍情,卻是要算誰的?”
“不錯,如今情況危急,總有一方要放棄,否則必將大亂,這是誰也不想看到的,既然尚公子不想讓,那麼大公子作為長兄,為何不能讓一讓當弟弟的,大局為重呀。”依舊是許攸開口,說的好像都是大義,但是卻怎麼聽都有問題。
袁譚還要開口,田豐忽然擺了擺手,示意丫鬟談不要再說下去了,話說到這份上,其實在爭下去意義不大。
“許攸有陰謀。”郭圖眯著眼睛,打量著許攸,也不知道心中在想什麼。
陰謀當然是有,都已經猜到許攸投降了劉悅,如今支援袁尚還能是真心為了冀州才怪,只是一時間拿捏不定而已。
莫說袁譚一方,就算是審配都看著許攸眼神不對,只是沒辦法開口,因為他也想袁尚上位,否則袁譚上位與他沒有任何的好處,但是以許攸的個性,如此旗幟鮮明的支援袁尚,鬼才知道打什麼主意。
“多謝許大人——”袁尚也是聰明伶俐,趕忙給許攸鞠了一躬,然後面向袁譚一方:“諸位大人,馬上就要天亮了,新軍隨時可能變化,如果諸位大人和將軍都集中在這裡,萬一城上有些變故,只怕悔之晚矣,我雖年幼,卻能與兩軍陣前助威,縱然不能上陣殺敵,卻能擂鼓助威,能激勵軍士計程車氣,與鄴城共存亡。”
不能不說袁尚的心思了得,一番話說得眾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袁尚表態了,如果袁譚繼續爭下去,反而顯得袁譚沒有胸襟,只是袁譚真的甘心就這麼失敗嗎?
不能上位,就拿不到兵權,拿不到兵權就無法脫穎而出,袁譚一肚子的不甘心,正要呀胡思亂想著,忽然郭圖壓低聲音道:“大公子可去趙國或者鉅鹿,袁家不能斷了根,既然尚公子能與城皆亡,那大公子何為州牧大人不留下血脈,也說不定很快就有變化發生呢?”
喜歡三國我為皇請大家收藏:()三國我為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