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程志就無視了“栗子永遠正確”的信條,反問了過去。
而栗子的回答,卻是程志始料未及的:
“友邦只想要你錢,家奴只想要你命——這時候,你會選擇把錢給誰呢?”
聽了栗子的話語,程志默然。
在後世看來,那八個字,是妥妥的賣國行徑,做出這等行為的,便是隻有自絕於天下這一條道路。
然而,栗子卻指出了另一條道路——不賣國,他們也會死得更慘,把國家賣一個好價錢,反倒能繼續茍延殘喘一段時日。
聽到這個之後,程志只是點了點頭,因為,那時候,程志想到了更多。
比如,之所以會出現“不予家奴”,最主要的原因是,清朝的統治“得位不正”,大興文字獄的清朝早就是一副“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的局面了。
或許,換了沒有執政經驗的人,斷然看不清這一切,但是,在經營了中華三百年之後的清朝,無疑,有這個,冷血地梳理一切事物脈絡,最終自己親手把自己掛上鉸鏈的能力。
——又或許,這一切,都是更有經驗的,西方侵略者想到而謀劃的
——又有誰說的準呢?
或許,尋根溯源到盡頭,這樣的清軍之所以能夠入關,或許只是源自老百姓腦海之中的一句,“不會更糟”?
這種事情,沒有人能說清楚。
畢竟,幫助清軍入關的,不止一個人。
……
當牧民們挨個獻血之後,那個控制了裕仁拿出了試管的人,終於忍不住心中的狂喜,吞下那試管之中的藥丸,狂笑起來:
“哈哈哈哈哈哈……啊”
只是,他笑到一半,聲音,便被扭曲了:
“啊,痛!痛!痛啊!”
裕仁冷眼看著那個人,搖搖頭:
“我早就說過,西吉是靠不住的。”
那個人還是不住地呼喊著“痛”,只是,喊聲,漸漸地,或許是由於神經已經麻木,停了下來,換成了成段的話語:
“啊——痛……痛……痛苦給我力量!”
說話之時,那人一抬手,帶起的氣流卷動著大地,帶起不少沙塵。
“痛苦給我力量!”
說話間,那人一跺腳,裕仁只覺得大地震顫了一下。
土石飛濺,打到了不少人,有的只是蹭破皮,有的直接昏了過去,還有的,腦殼崩裂,眼見得不活了。
“啊——阿爹,阿爹,你別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