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只是說,要根據日影測量儀記下今天是哪天,將來的年份好進行參照,尋找最佳的春耕日期。
然後他繼續研究他的氫氣氣缸。
‘機靈鬼’等人一看到他在搞新發明,馬上就把他的雜活給承包了。
春耕這麼大的事情馬林都不用自己管了。
畢竟這是鐵爐村第一次用機械進行耕田。
電纜以各種方式扯到田裡。
拖拉機拖著電纜跑來跑去,一輛拖拉機有兩個人幫忙收放電纜,給駕駛員減少麻煩。
拖拉機耕地快不快?
快。
一萬瓦的電機確實不錯。
這十五輛拖拉機每一輛都不一樣。
本來是同一批生產的,可是在測試的過程中全都進行了一些調整和改進。
尤其是後面的旋耕機應該以什麼方式進行懸吊和下放,出現了七八種不同的解決方案。
一種方案是旋耕機的吊起來和放下去都採用手動方式,完全不接通主發動機的動力,多重槓桿使得一個人旋轉一個手柄十來圈旋耕機就可以被吊起來,倒著旋轉十幾圈旋耕機就會被放下去。
另一種方案是旋耕機的吊起來和放下去都採用一個獨立的電動機,這個電動機功率是一千瓦,力氣較小,所以進行這種操作需要的時間較久。
還有種方案是,上述功能透過接通主發動機的動力裝置來實現,這也是最讓馬林不放心的方式。
馬林認為最合適的還是液壓技術,至於他自己想出來的液壓技術與藍星的是否是一回事他就不清楚了。畢竟他只是聽說過液壓技術這個詞,完全沒見過相關的資料。
關於液壓技術。
液體對活塞使那麼大的力氣怎麼才能不漏出去?
活塞的氣密性到底要有多好?
其實這個要求並不是那麼高,液體畢竟跟氣體不一樣,就算是給液體一個孔洞讓它漏出去,並施以巨大的壓強,它都會漏的非常緩慢。
像是活塞與氣缸這種程度的縫隙,液體漏出去的速度幾乎可以忽略。
一個用電動機驅動的液體打氣筒。
一下子把各種難題都給解決了。
他製作的液壓裝置。
如同打氣筒那般有活塞、打氣筒、進液口。
活塞像上拉,閥門開啟液體湧入打氣筒。
活塞向下推,閥門關閉,液體被推入連通的腔室中並舉起重物。
因為重物非常重,所以要給活塞施加比較大的力氣。
以曲柄連桿裝置可以把發動機的轉動變成反覆運動,從而推拉活塞進行‘打氣’使得液體壓強越來越高。
氣密性方面比起打氣筒並不強多少,現有技術完全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