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能夠生產的量非常有限。
現在對漆包線的需求很大,這麼多電機全都需要。
原材料的生產率也明顯跟不上。
馬林現在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要耐心,不要操之過急。
現在有不少人手被招募用來生產漆包線、電機、組裝機械。
他們現在有個實打實的機械廠。
吃土村與麻雀村現在也都要求獲得發電機、一些電纜、一些電器。
他們也可以把村子遷到水邊,用水流發電。
電力至少可以用於照明。
此外如果能夠擁有電鏈鋸,鋸木頭的時候會容易很多。
現在漆包線的問題非常的令馬林擔憂。
質量太差,生產速度太慢,不知道該怎麼改進。
此外金工、機械工的數量都有必要增加。
機床的原理其實較為容易弄懂。
一個小工經過一個月培養就能夠熟練生產各種金屬零件。
冶煉廠那邊還可以進行配合。
關於怎麼製造模具,怎麼進行更精準的鑄造同樣是個難題。
先前馬林對多種黏土進行過實驗。
為的是希望其中的某種對銅絲、樹脂都有很強的粘性,從而可以充當漆包線的中間層物質。
試出了其中一種很適合製作模具。
用蜂蠟雕刻出一件形狀複雜的物體。
把它浸入稀釋後的這種黏土中。
取出來吹乾,再浸泡再吹乾,如此反覆數次。黏土就會越來越厚,並且比較堅硬。
直到厚度滿足要求了,把它放在窯中加熱,它會變成陶器,而內部的蜂蠟會受熱流出來,形成的空腔便是質量非常好的模具。
向其中倒入金屬溶液,冷卻後砸爛外面的陶泥,一件金屬製品便鑄造完成了。
以這種方式可以製造金屬雕塑。
尤其是可以製造各種銀飾品。
由‘蛾子’對蜂蠟進行雕刻,形成漂亮的藝術品。接著以上述方式製造模具,接著澆鑄出的銀器便是‘蛾子’雕刻出的蜂蠟的模樣。
外形會非常準確。
但是會有問題,那就是澆鑄時氣泡難以排乾淨導致成品表面會帶有少量小的凹坑。
足夠複雜的雕塑才這麼製作。
馬林希望這裡的人口能逐漸增多。
尤其是希望能夠找到更多原始人。
他曾經路過的所有村子如今都在使勁的生育,小孩數量非常多。
一個家庭一年生育一個孩子乃是正常現象。
大家也都意識到了人口是社會發展的瓶頸。
紅石村的人口已經翻番了,其中一半人口是嬰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