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拖拉機還沒造好呢。
怎麼造?
首先它們都採用後輪驅動。
齒輪組跟先前的三輪車的一個原理,只是尺寸要比較大,保證結實。
馬林對結實這一條是非常不放心的。
前輪必須接方向盤。
因為時間不大足,後輪、車軸、齒輪組、架子以及發電機應該怎麼製作,都交給了‘機靈鬼’。
馬林自己研究前輪和方向盤怎麼製作。
兩個前輪的車軸分為三段,中間那段與兩側的連線點都有一個垂直地面的管子,裡面有個垂直地面的轉軸。
管子接到中間那段車軸上。
轉軸接到兩側的較短的車軸上。
轉軸上方帶有齒輪,與方向盤下方的齒輪連線到一起。
製作一個箱子,齒輪都裝在箱子裡。
大約五個齒輪就夠了。
兩個管子與兩個轉軸的製作是難題。
它們都連通一截車軸。
鑄造的時候能否保證形狀?
其實是能的。
用失蠟法鑄造出來。
形狀會非常標準,雖然氣泡會影響美觀程度。
同樣用碗狀墊片來保護轉軸與管子的連線處的清潔。
管子與轉軸還要承重,所以一定要製作的特別結實。
因為涉及到齒輪組,所以安裝的時候要非常費心。
三段車軸連續鑄造出來三次都不符合要求。
主要是引數設計錯了。
再接下來一天算的更清楚了,鑄造好。
把車架子也製作好。
然後把車軸、齒輪都安裝好。
方向盤固定好。
工作量不小。
方向盤被裝的歪了,非常不舒服。
先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