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懂得量力而行這個道理。
但是他不好說社會現在的發展速度是否能夠讓他滿意。
鐵爐村的原始人日後會有水泥磚樓居住。
有水力裝置來驅動各種機床。
有非常好的木式傢俱能用。
有用不完的獸皮和布。
在農業方面有質量非常好的農具。
在農忙時候他們會有些累。
但是土地無比充足,自然資源無比充足。
種植業和養殖業都在摸索之中。
想一下,餵養牛羊其實也是種體力活,日復一日重複個不停。
至於怎麼才能降低疲勞度,他覺得大家還是需要一些機械裝置。
用蒸汽機驅動的機械裝置。
蒸汽機的模型機以及一臺非常笨拙的朋克一號已經能夠運轉了。
都是他的手筆。
但是蒸汽機用於農業不太現實。
對他們來說,連建造鐵軌都是不現實的事情。
他們的鍊鐵效率非常低,鐵軌的用鐵量是他們現在吃不消的。
蒸汽機也太笨拙了。
如果農業能夠發展起來,附近聚集幾百甚至幾千人口,他才擁有條件來搞工業化。
而現在的社會狀況,令他有些困惑,不知道哪裡才是突破口。
即使想賣力的幹活都不知道做什麼最有效。
想了一下,還是先把腳踏車給發明出來,騎著它跑上幾圈,能夠對很多原始人的世界觀造成衝擊。
其實火槍、炸藥、蒸汽機都造成了很多衝擊。
但是不來鐵爐村的人感受不到這種衝擊。
腳踏車則是可以用於主動出擊。
現在馬林禁止這些原始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火槍炸藥。
原因是危險性太大。
又想了一下。
腳踏車的存在價值非常高。
至於經濟發展不平衡應該怎麼辦,他也不清楚。
按理說,鳥巢平原、紅石平原這些定居點周圍都有廣闊無垠的獵場。
這些原始人又懂得了重弩的製作法,還擁有來自於金水村、鐵爐村的鋼刀、鐵矛,狩獵的時候非常輕鬆、安全。
於是馬林不需要為他們的日常生活擔憂,而應該想著的是給他們增加文化娛樂活動。
想有文化娛樂活動就必須有足夠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