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原始社會,自然資源極為豐富,而原始人獲得了超出於時代的生產力,於是就出現了這種情況。
他多次看到光溜溜的蓬頭散發的原始人一手拿著石矛,一手拿著雪亮的鋼刀,不知道是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
鳥巢平原與雞毛平原的種植業、養殖業到底發展的怎麼樣,他心裡充滿了擔憂。
他是很想走一走,瞧一瞧。
‘大樹’建議他不要急著出去,先想想在鐵爐村還能鼓搗一些什麼東西出來。
馬林知道自己最近這段時間做的事情又忙又亂。
外來的原始人到了鐵爐村,可以自行學習各種生活技巧。
還能透過物品交換來獲得鐵器、弓弩、布匹、陶器,回家後生活狀況就會發生顯著的改善。
非常關鍵的一條在於,鐵爐村歡迎這些還生活在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
畢竟鐵爐村的居民一年多以前也是生活在舊石器時代。
之所以這裡發生這麼大的變化,有馬林不小的功勞。
這裡的氣氛也與馬林的性格有很大關係。
馬林渴望獲得更多人口,所以他的地盤在外來原始人眼中是非常熱情友善的。
馬林最近給原始人上課,會一直強調這一點。
“我們需要更多人口,當人口長了上去,我們才能生產一些更復雜的產品,並且獲得更有意思的娛樂內容。”
他向大家解釋電視、電腦、智慧手機都是什麼東西,然後說明,人口不多的話,想製作出它們便很難,即使製作出來,節目也會非常難看。
‘機靈鬼’、‘六月’等人都受他的影響。
馬林正在考慮自己接下來該做什麼。
鐵爐村現在略微發展起來了一點。
但是問題依然很多。
人口太少,導致日子不熱鬧。
這裡正在形成一個小市場,但是不繁榮。
交通太不方便。
雞毛平原邊緣存在一些零零散散的原始部落,其中一些會找到鐵爐村來。
馬林希望接下來能夠把文化給發展起來,卻沒有任何思路。
文化的發展跟科技完全不同。
如果馬林自身是出色的畫家、樂師之類的,那他確實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可他不是。
文化不發展起來,生活空洞無物。
應該怎麼發展文化,他心裡完全沒數。
自己加工各種機械裝置已經很費力了,還要負責文化事業的發展麼?
自己還要掌握某種藝術?
科技和藝術兩開花麼?
這是不是有點太難了?
這種要求是不是很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