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有了槍械之後大家就能夠過上好日子了?
難說。
馬林必須注意到,身邊這些人都是原始人。
他們尚未誕生農業文明。
全都是野蠻人。
給予他們槍械真的是合理的行為麼?
萬一他們把槍械對準人類而不是野獸,那怎麼辦呢?
萬一誕生一夥匪徒,天天拿著槍械四處搶劫、襲擊女人,怎麼辦呢?
槍械是否會使形勢變得過於複雜、混亂?
很可能一個人在野外莫名其妙就被哪個心情不好的持槍者給幹掉了。
馬林記得自己看過一部叫做《天生殺人狂》的電影,主角一路開著汽車,心情不好的時候對著路人就放槍,沒啥理由,純粹就是想發洩而已。
原始人是不是可能有更大機率產生這種怪胎?
如果生產槍械,他就必須建造更大的居民點,住著幾百號人,再建立一個維持治安的組織,這樣子才有能力維持社會秩序。
可是他們目前還沒有農業,每個居民點都養不活這麼多人。
比較靠譜的做法是,在紅石平原建造三個居民點,每個都有一百多到兩百的人口。互相之間距離不超過三十里。
三個居民點成立一個管理機構,用來維護秩序。
馬林總覺得盲目發展科技是種錯誤的行為。
如果社會的根基不牢,那麼發展科技只會導致混亂和自我毀滅。
必須先把社會文明給發展起來,跟上科技的腳步。
他的鍊鋼爐都能把鋼給化成水了,周邊地區卻連種植業和養殖業都沒發展起來,原始人連農業思維都未形成呢。
於是這件事就便變得非常的奇怪。
從他自己的角度考慮,他是否需要槍支呢?
他覺得需要。
弩雖然殺傷力巨大,但是每次張開的時候都要花費很多力氣。連續發射個十來次,體力就不大行了。
弓在這方面問題更大。
張開弓瞄準的時候,手臂要一直使力氣。如果這是一百磅左右的硬弓,射個十來箭,人的胳膊就酸了。
而火槍不存在這個問題。
可以一直這麼射擊下去。
為了避免社會秩序的混亂,他覺得自己可以只生產有限的火槍,它們作為權力的象徵,只發給有限幾人。
他認為自己的火槍一開始就會有比較強的威力。
他跳過前裝槍階段,鑄造後世常見的那種火箭形狀的子彈,火藥裝在彈殼內,火藥爆炸時的能量會以最有效的方式作用於彈頭,使它飛行更遠。
不像是前裝槍那般,火藥跟彈丸是分離的,彈丸堵住出氣口,火藥爆炸的時候把彈丸給推出去,要是出氣口漏氣,彈丸就飛不遠。
他不知道怎麼引燃子彈中的火藥,只能採用最笨拙的外部點火法,用火繩點燃槍筒外的火藥,火焰沿著槍筒的縫隙進入裝子彈的地方,再引燃子彈中的火藥。
這是火繩槍的做法。
雖然笨拙,但是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