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也是門框與門作為整體,先做出來,然後再用釘子或者卯榫結構跟箱子的其餘部分再結合在一起,固定好。
這麼一考慮,箱子和櫃子也不是很難做。
反正都做得出來。
那麼,他們要不要在方臉部落這裡做出來呢?
他問了一下大家的意見。
‘小樹’強烈要求在這裡製作出木頭車輪、一副桌椅、一個帶轉門的箱子和一個帶轉門的櫃子來。
馬林說道:“木頭車輪難製作啊。”
‘小樹’說道:“那種實木輪子,我們已經用壞了好多個了。我就是想知道帶輻條的輪子是什麼樣子的。”
‘小樹’說話其實磕磕絆絆的,畢竟是個原始人,他說話的時候馬林自動幫他補全內容。
馬林考慮了一下,覺得沒有木頭傢俱,不算是擁有文明。
他看過的古裝劇裡家家都會有一些木頭傢俱,否則就稱得上是家徒四壁、一貧如洗了。
連春秋戰國人家裡都有很多木頭傢俱,也能坐著馬車、牛車到處跑,那些輪子都是木頭製作的。
馬林製作傢俱最耗費時間和精力的環節是刨和打磨。
畢竟自己沒有電刨,得手動推刨子。
一個桌面不知道得推多久。
這裡人多,於是可以多製作幾個刨子。
比如說,總共六個刨子,派六名大漢幫忙刨這些木頭。
但是得有個前提,大漢們必須懂得小學算術,否則不明白要把木材給加工成什麼尺寸。
人手是充足的。
當下就開始動手。
算料這件事就交給了馬林。
木工行業可能要在這裡開頭,原始人沒有經驗,於是他得自己搞。
桌子、椅子、板凳的結構都比較簡單,一下子就能夠把需要的木件的尺寸和數目給寫明白。
全都採用最簡單的四四方方的結構。
馬林還給他們畫出桌椅板凳的示意圖來,醜一點也不要緊,能夠看懂意思就行了。
接著就在幾頁紙上寫下一些數字,讓自己的這些同伴們去開木料。
然後把木料給加工成標註的尺寸,它們都是方方正正,不帶拐彎的,一開始也不製作榫頭,所以他們能夠明白怎麼進行加工。
這些木條將會以卯榫結構連線,具體怎麼連線對他們來說就有點複雜了。
必須多做幾件傢俱才能明白。
沒有木工膠怎麼辦?
以前馬林是不懂得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
現在只是回憶起了以前看過的電視節目。
動物膠可以用於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