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他們把弓箭都給做好。
給他們把線紡好,布織好。
還給他們在住處外面插下去一些果樹枝,每天去澆水。
給他們衣服,他們也不肯穿。
給他們肥皂,他們也不肯拿去洗澡。
馬林心裡覺得這些人真是極品。
然後覺得這些人到了冬天不知道要怎麼過日子。
馬林在這裡呆了二十天,從早到晚忙碌個不休,比在別處都累。
簡直吃不消。
他覺得可能這就是自己的工作。
直到臨走時這些人還沒學會紡織。
但是至少知道拿著弓箭去打獵了,也知道榆木製作的弓箭比較有力。
在這邊的收穫是一種紅色的泥,顏色極為漂亮,像黏土一樣可以被燒成陶器。
問題就是這種泥似乎有毒,用手摸過之後渾身都過敏,長滿丘疹,癢的厲害,伴隨著輕度的發燒。
馬林見識過厲害後,便放棄了利用它們製作裝飾品的打算。
前去下一個定居點。
這裡是貨真價實的有很多野豬,它們見到人就遠遠的躲開。
馬林為了避免被野豬攻擊,故意敲打一個罐子,讓它們能夠做好心理準備,不被他們嚇著。
野獸精神緊張的時候是很容易發起攻擊的。
依然是忙著傳授老一套技術。
燒製陶器、製作弓箭、編織和紡織、打磨細石器。
都非常的簡單易學,不需要多少腦子。
這些人最驚訝的事情莫過於用四根棍子織布,覺得這種做法簡直太聰明瞭。
這裡的族長對馬林簡直佩服的不得了。
馬林趕緊說,這些技術在自己老家都稀鬆平常,普通人都會。
馬林在這兒花費了很多力氣來解釋養殖和種植的好處,以及人口變多後的好處。
“日後會有巨大的體育場,裡面坐著上萬名觀眾觀看球賽,全世界幾十億人都關注這球賽,會進行很多評論,吹捧那些球星,與敵隊的粉絲進行論戰,要多熱鬧有多熱鬧。”
可惜族長完全聽不懂。
於是馬林改為講述各種常識。
比如小燕子乃是候鳥,它們秋季向南飛,去南方過冬,春季向北飛,在北方度過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