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到了第三天之後,他的動作開始變快了。到了第四天終於完工了。
麻煩的地方就是把那些邊角料給裁切成需要的形狀,然後縫到帳篷上。
他試著把這張帳篷給搭起來。
先綁好木架子,一根豎直的標槍在正中間,然後綁上四根傾斜的標槍,呈金字塔狀。
然後把帳篷給展開,綁上去。
帳篷上自帶很多根帶子。
四個三角形覆蓋金字塔的四個側面。
綁的很結實。
帳篷的底部可以向內收,壓好,這樣子便不會與地面存在縫隙。
有縫隙則會漏風。
帳篷是整體的,只留了一道縫作為門。
帳篷底邊長度大約是三米多。
裡面住宿四個人是完全沒問題的。如果沒有行李的話裡面住六七個人都沒有問題。
有了帳篷之後,狩獵隊出遠門就不用擔心雨雪天氣了。
南石村的居民現在也會鑽木取火,隨身攜帶那些容易鑽出火的軟木條,基本上五分鐘之內就能夠生出火來。
但是這個帳篷耗費的皮料實在是太多了。
而且都是真皮。
他這邊搭好,就有小孩鑽進去玩,並且有狩獵隊員過來仔細檢視,認為出門的時候帶著這個帳篷比較好。
他們為了狩獵猛獸,有時候需要步行很遠的距離。
前幾天有六人跟蹤一隻受傷的猛虎,想把它給消滅掉,一直在外面住宿了五天,實在是太辛苦,便回來了。
有了這個帳篷之後,體驗會改善很多倍。
其實把帳篷給做小一點也不要緊。比如四個人的帳篷,底部兩米乘以兩米,高度一米多一點,也是行的。
不過馬林這個帳篷乃是給狩獵隊使用的,有時候攜帶的東西太多,又有時候遇到雨天,必須在帳篷內呆很久,所以大一點是不要緊的。
做好這個帳篷之後,又做了兩個兩人帳篷,底部邊長都是兩米,只用來睡覺是可以的。
速度都比先前快了很多。
三個帳篷都很受歡迎,狩獵隊巴不得能夠揹著它們出遠門。
有五人決定去找一下東邊的一個聚居點,大約有七天的路程,雙方已經有幾年沒有聯絡了。
他們想用大帳篷,馬林自然樂意給他們,而且馬林想跟著一起去。
他早就想出門了,他一直覺得自己有必要快點走遍整個鳥巢平原,把各種生活技巧帶給那些原始部落,從而大幅度的改善他們的生活。
但是‘大鳥’不同意。
“馬林,你留下,你在這邊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馬林的道德觀使他想動身去尋找那些原始人,即使過程會很辛苦。他認為教會原始人鑽木取火、燒陶、製作弓箭、編織、紡織,這些事情都非常的令人有成就感。
但是‘大鵝’的態度不可以商量,就是不許馬林出去的。
‘大鵝’不允許,那五位狩獵隊員就不好帶著他同路。他自己又沒法進入荒野。
馬林非常擔心這五人到地方之後不肯好好的進行教學,或者態度很差、私心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