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共有六百根縱線要穿。
他認為自己一晚上要穿兩百根。
但是穿到一百根的時候他已經非常疲勞了,不僅是腰痠背痛,而且頭痛眼暈。
使用針線使他疲勞。
他做各種事情都非常的放鬆,可是穿針的時候卻必須精神集中,保持緊張。
每次給線打扣的時候都覺得有點煩躁,它們又細又軟,打的扣又小。
橫木上相鄰兩根線的距離是兩毫米,可以略微有出入。
它們是手動纏上去的,纏的時候自然也要非常仔細。
再考慮到今天白天的勞動量。
他覺得自己累的有點撐不住。但是強行堅持了下來。
因為他覺得,這種活雖然把自己搞的非常累,但是如果換成一名熟練的縫紉女工,可能只是小菜一碟,他為了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必須忍耐疲勞。手藝是由疲勞換取的,‘熟能生巧’的意思其實是指累的夠多才會變巧。
為什麼要這麼拼命?目的是希望讓自己變得快樂。
快樂是由吃苦等價換來的,主動吃苦日後就會越來越快樂。被動吃苦則是無效的,不會給生活帶來改進。
於是他一直穿了兩百四十根縱線,都纏好,等到以後穿滿六百根縱線,把奇數列和偶數列分離,然後才能開始穿橫線。
他覺得明天白天完全可以把縱線都給纏好。
他不知道老家的織布機是什麼原理的,縱線是不是全由人手事先綁好的。
他走回家的時候走路都有點暈暈乎乎的,確實是累的。
洗好手腳,躺到床上,一時半會卻睡不著。只覺得床一直在旋轉,腦袋一直有點暈。
他知道這是自己的問題。
自己吃苦耐勞的程度不夠,做一點活就累成這樣子。
不過這件事確實很麻煩,整個流程是他自己一拍腦袋設計出來的,具體效果怎麼樣,完全不清楚,於是心裡就非常猶豫,充滿了擔憂。
心裡不踏實造成疲勞。
壁爐真是暖和。
不知道這塊布什麼時候能夠織好。
他採用的這種做法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發現問題。按理說是可行的。
這塊布他將會用來過濾面水,以便製作粉條。
這個世界第一塊布居然是這個用途的。
他並不知道粉條是怎麼製作的,需要用布來過濾面水他也是道聽途說,具體用多細的布他更是不瞭解,試過才知道。
第二天早上爬起來,覺得頭還是有點暈。
身上哪裡都不舒服。
他再次覺得自己的動手能力不足。
早飯,他吃到了七個蒸餃,苦薯面做的。苦薯面的味道讓他有點一言難盡,連紅薯面都趕不上,更是無法比上細面。但是在原始社會能夠吃上餃子,這已經很了不起了,不能要求更多了。
他現在想吃的是粉條,包括寬粉和細粉。
他希望以後每天的燉肉裡都能夠加上粉條。
如今的吃飯太簡單,缺少花樣,啥都得他自己想辦法。
他覺得自己非常的奇怪,連續很多天都在惦記粉條。
如今村子裡有個人專門在石臼那裡磨苦薯粉,他來自東邊的部落,年齡較大,身體不太健康,難以加入狩獵隊,在那邊備受嫌棄,到了這邊之後,‘大鵝’便把磨麵粉這份活交給了他,認為他來的正是時候。
苦薯幹非常的脆,比小麥容易磨粉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