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人進來。
馬林非常擔心會有誰不小心把他的工作成果給碰壞了。所以給‘大鵝’說明過,讓大家都小心。
於是‘大鵝’就以族長身份告訴大人小孩不要隨便碰壞馬林這些東西。
至於布到底能夠有什麼好處,‘大鵝’並不關心。
其實馬林很希望能夠有人給他幫忙。但是大家都是隻看不幫忙。
他想了半天,不好意思喊他們,只能自己動手。
連給他紉針的小孩都不願意做了,他只能自己紉。
工作效率一度變得非常低,忙活了半晌午,結果只繃好了九根紅線。
還搞的很累。
主要原因在於,生怕把已經繃好的那些線給碰壞了,想了一下,又滴了些樹脂給膠的更結實。
終於有個大娘過來幫忙給馬林紉針,一邊紉一邊嘴裡罵罵咧咧的,馬林不能完全聽懂她在說啥。
只覺得自己一聽她說話就從心裡煩的要死,特別的吵,充滿了各種激烈的情緒,他必須花最大的力氣來剋制自己的嫌棄。這並不是大娘的問題,而是他自己的問題。
他跟原始人相處最大的問題就是經常覺得他們很煩。
到了中午的時候,總共繃好了一百五十根紅線,它們形成的柵格的總寬度是三十厘米。
按理說,自己這活也並不多麼精細,比起刺繡什麼的簡單多了。
可他就是覺得累。
大約是因為,這是他第一次做,並且對自己的做法缺少把握。
他心裡總是嫌這種織布法太笨了。尤為重要的是,這法子是他自己鼓搗出來的,他一點把握都沒有,生怕自己的這個主意太蠢。
他必須擺平心態,即使這是很蠢的做法,既然他只有這一個主意,那就有嘗試的價值,試過之後才能心裡有數。
如果他沒有在土丘村用笨法編出了一個麻繩墊子,他就不會掌握後來的織墊子方法,把編織一張草墊的時間縮短到了一天之內。
吃飯的時候他覺得兩眼發昏。即便如此,他還是把自己的四個肉丸子給了那個小孩,希望小孩下午能夠來幫他紉針。
小孩吃的開心,就答應了。
肉丸子外面是用苦薯面做的麵皮。
原始人壓根就不懂得多少種吃法。自從試過了用面裹著肉團燉,他們就喜歡上了。
馬林製作的三個箅子都被用來製作蒸餃了,只是每天只做有限幾個,四十多人口只有五六人能夠吃到。
馬林製作的三個石臼現在也都被用於磨苦薯面了。
苦薯遠不如紅薯、土豆好吃,磨出的面也是比紅薯面、豆麵、玉米麵味道都差很多。
但是用來包餃子味道還不錯。天天吃大鍋燉肉,吃到這種豬肉薺菜餃子,即使麵皮不夠美味,感受也是非常棒的。
下午還沒開始繃線,他就有點眼花。他心說,我這動手能力真是差,這才做了多少活?
小孩果然跑來幫他紉線了,四個肉丸子就是有這麼強的吸引力。
他幾乎是竭盡全力,一下午又繃好了四十根線。晚上繃好了三十根。
於是總共繃好了二百二十根,總寬度四十四厘米。關鍵是已經繃好的線互相之間都沒亂,每一根都很清楚明瞭,沒有變鬆弛,沒有糾纏起來。
考慮到每個柵格只有兩毫米寬度,這件事算是很難得了。
柵格內部的縫大約一毫米。
針肯定穿的過去。
這天睡覺的時候依然是覺得自己的床一直在旋轉。
怎麼累成了這個樣子?
他覺得自己真是沒出息。
接下來,他希望不要有任何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