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便索要更多。
馬林表示沒有了,全都吃完了。
每人吃完用的竹籤都要經過回收,放在開水中煮,然後用鹼水清洗。
以原始人的衛生程度,回收一下根本就不要緊。
只有兩百個竹籤。不夠吃的,但是吃過一次就不會忘記了。
烤完肉,爐子裡面的木炭都手動倒到一個盆子裡,然後再添到廚房火爐裡。
此前,南石村人對火堆的照顧特別慎重,生怕它熄滅。
如今懂得怎麼鑽木取火了,膽子就壯了很多。即使火堆熄滅了,最多一個上午就能夠鑽木頭生出來。
晚飯後,馬林繼續加工竹籤,有別人來幫忙。現在知道了這麼做的目的,變得熱心多了。
馬林又加工了二十來個竹籤,返回後山自己的房間。
重新考慮一下這裡的問題。
南石村雖然有大量的肉類和野菜,卻沒有糧食作物。
現在只擁有苦薯這麼一種自己種植的食物。
還很不正規。
目前大部分苦薯都還在田裡,並未被挖出來。
馬林建議‘大鵝’快點都挖出來,但是‘大鵝’遵守自己祖輩的規矩,不許挖。
馬林認為其中的原因在於,巢族人原來不懂得挖窖。
他再怎麼解釋,‘大鵝’都不願意一次都挖出來,而是吃多少挖多少。
馬林說道:“它們會在地裡爛掉的。”
‘大鵝’不理會。
馬林知道自己需要慢慢的提高聲望。
南石村如今的羊圈裡有了五隻羊,都是從野外捉來,然後馴化成功的。
這個數量遠遠的不夠。
馬林又在搓麻線。
這是他的日常練習。越多的做這種活手越是靈巧。
他需要能夠有一雙靈巧的手。
他對將來缺少規劃,但是知道,自己肯定不會閒著的。
再接下來一天,他都在用紅泥燒製比較大的板子。它們比較的結實、平整、沉重,適合當桌面和工作臺。
他已經發現了,南石村非常缺板子。
沒有桌子怎麼辦?
燒出板子來,再用石頭壘個架子,人就能坐在旁邊吃飯了。
大家也可以在這些桌子上幹活。
此外,馬林也在燒磚,既有板磚,又有方磚。
用板磚壘臺子最為方便。
十來塊板磚壘個臺子,上面放一塊方磚,就能夠當做自己的床頭桌了,還挺乾淨。
紅泥這麼多,想怎麼燒磚就怎麼燒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