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一直颳著西北風,馬林流了清水鼻涕。
不過他並沒有戴上針織手套,因為還沒有那麼冷,揹著五十多斤的東西走路,也很容易感到熱。
他對於安全問題並不擔心,畢竟七個人一起出來,膽子壯。
走路的時候小心點,不要觸怒野牛、狗熊、老虎之類的,基本上就不會有野獸來襲擊他們的。
他們沿著一條大河的南岸前進。
也在河邊住宿。
負重走一天,出了很多汗。
有片林子比較密。
先前‘豹子’在這裡壘過一道牆,能夠擋住西北風。
他們藉助火罐的光芒,繼續壘牆。七個人,手腳都很快。
附近石頭很多。
花了不少功夫,又壘了兩道牆,在頂部搭了幾根樹枝,卻並沒有建造屋頂。以後再造吧。
三道牆足以擋住風了,天氣又比較晴朗,不會下雨。
牆內大約有十幾平米的面積,七個人可以躺成一排,點燃火堆,足夠暖和。
他們身上攜帶了不少燻肉,晚上燉肉吃,這氣味可能會引來野獸。因此他們必須留人守夜。
馬林守前半夜。
他們各自都從周圍抱來厚厚的乾草,然後把毛氈給鋪在上面,自己躺在毛氈上睡覺。
原來是直接睡在乾草上,現在有層毛氈隔著,乾淨多了,也舒適多了,心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原來他想過無數辦法,怎麼製作方便、乾淨、易攜帶的臥具。
他甚至想過用麻繩編織成類似麻皮口袋的墊子,墊到乾草上會乾淨很多。
可是那種墊子編織起來非常的花費力氣,兩人配合都得編個三四天才能做好一張。
舒適度也很成問題。
而毛氈的製作就簡單多了。
他認為毛氈是世界上最容易製作的紡織物。
那麼多獸毛泡水,然後使勁的踩踏,換各種角度和方向摺疊,反覆的踩,眾多獸毛纖維便自發糾纏在一起。
只要踩的足夠賣力,毛氈曬乾後就會比較硬,難以被撕開,呈塊狀,適合當做墊子。
各種殘破獸皮都可以用於製作毛氈,從野外收集到的動物毛也可以用於製作毛氈。
大家還可以把毛氈給穿在身上,雖然容易被荊棘扯出毛條來,但是畢竟穿起來又舒服又結實,即使難看點也不要緊。
比起直接穿獸皮又簡單又舒服。
他們並沒有金屬針,縫補獸皮非常吃力,容易出現較大的褶子,穿在身上扎的慌。
把毛氈加工的薄一點,春秋天氣都可以作為長褂長褲,不用一直光著屁股跑來跑去的了。
怎麼製作毛氈也是馬林的主意,自然,使用毛氈也是馬林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