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工作的疲勞,能力才會進步,新手就是這樣子成為老手的。
現在他的工作態度已經非常端正了。
當他看到蓋姆世界的落後狀況時,他並不打算抱怨,而會想著,把它發展起來就是他的職責。
覺得這份工作又累又煩心怎麼辦?
沒有啥好辦法,只能忍著,越忍能力越是強。
東翼洲一些城市已經有公交車了,其實這已經很不錯了。
計劃經濟的特點是創新能力不足,需要領導者特別有遠見才行。
好在這麼多國家和地區實現了人口自由流通,民族融合現象使得創新非常活躍。
蓋姆世界有自己的生物學家對細菌、病毒進行了不少研究,醫學和生物學在小青與約克帶來的知識的幫助下出現了飛躍,一些特效藥出現了。
報紙上會報道類似的新聞。
各種手工業都在出現越來越多的機械以取代手工勞動,生產效率因此提高。比如伐木工人如今有油鋸可以使用了,大家並不害怕濫砍濫伐的問題,畢竟存在植物法師可以方便的植樹造林。
木匠有電鋸用。
建築工人有吊車、電鑽之類的工具。
紡織機器更新換代好幾次了。
印刷機出現了好幾種,每一種瞧起來都非常古怪,不是馬林所想象的樣子。
可是這麼樣一個時代,卻有不少廣播電臺,有錢的以及發達地區的老百姓可以天天聽廣播。
路給大家帶來很大的困擾,基礎設施建設始終是經濟飛速發展的硬傷。
路修得慢,也難以用什麼辦法給提速。
社會的真相在於,它的發展本來就是緩慢的,難以被某個人快速推動的。
馬林或許需要一些主意,他到底有沒有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
現在的人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什麼東西?
馬林覺得,大家需要通電,需要有方便的出行方式,希望能夠有自己的腳踏車、三輪車,想去城裡最好能夠有公交車。
大家需要有煤爐,需要便宜的桌椅板凳、床、鍋、盆、桶、洗衣粉、肥皂、電風扇、衣服、鞋子、牙刷牙膏、毛巾、鏡子諸如此類的東西,最好全都能夠機械生產,降低成本,提高質量。
塑膠適用於生產其中一些物品。
東翼洲地區不得不再次進行修路,並多生產公交車、拖拉機、貨運卡車、火車等車輛。
現在的鋼鐵產量非常充足,我方在海外又有大量礦場,所以不缺鋼鐵材料。
海外礦場既給我方帶來了很多礦產資源,也給我方帶來了不少錢財。
黑油化工乃是暴利行業。
海外油田也是給政府帶來了很多收入。
修路需要的錢,大家還是有一些的。
馬林很想抓住這個時代的要點。無數人能夠在這種情況下實現抱負,而他卻是處於有點糊塗的狀態。別人覺得一地都是機會,他覺得,社會怎麼這麼落後呢?所以別人都能夠過上好日子,他卻每天想的都是,生活怎麼這麼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