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自己投資有收音機工廠,這裡出產的收音機造型非常簡陋,充滿了低廉感,但是至少能夠使用,體積也比較小,長度不超過二十厘米,很輕,既可以使用電池,也可以插電。
不管是使用電池還是插電,這兩條都導致如今的世界大部分人都無法使用它們。
世界是在逐漸變得富裕,但是大部分地區都沒有通電網。
東翼洲地區發展的那麼早,可是電網只覆蓋了大城市和小部分農村。
路是修的初見成效,農村人趕集是更方便了一些,但是想去附近的城市就比較難,因為公交車非常稀少,坐車難。
坐著馬車、牛車去一趟城裡說不準得花個大半天,一天不能走一個來回。
火車連通了大城市和部分小城市,使得這些地方獲得了更好的發展機會,可是農村地區被甩在身後了。
現在東翼洲地區已經有了不少車輛公司,有幾家能夠生產公交車。
但是目前路面上奔跑著的公交車數量嚴重不足,其中的大部分都分佈在各個城市,小部分在城市與周邊農村來回跑。
從某個角度講,城裡有很多公交車其實便是很大的進步,值得開心的了。
想一下以前城市是什麼樣子,不僅路難走,還到處都是屎尿,大部分人出行都是靠走,如今已經有一定數量的公交車了,街上也有人騎腳踏車了。雖然還是存在一些公共馬車,但是出門的方便性已經比原來好多了。
這種閉塞的情況,本來大家的生活還是會比較辛苦。可是如今各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人口互通,而東翼洲地區經濟比別處發達,機會較多,所以不少外國人來這裡生活,由此出現了文化融合的現象,使得大家的生活充滿了樂趣。
尤其是南翼洲人大量的出現在東翼洲的街頭,帶來了他們風趣而又樂觀的音樂、舞蹈,做起了各種獨具風情的生意,有錢的定居在大城市,沒錢的就去小城市、小鎮發展。他們搬家的路途也不用多久,畢竟有火車。
於是外國人開始在東翼洲地區變得越來越多見。
確實是生活會變得更有意思,娛樂專案顯著增多,大家每天獲得的資訊也增加了很多倍。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鋼鐵、黑油產量都飆升了很多倍,每年生產的機械類產品也是越來越多。
技術發明處於被引爆的狀態,每天層出不窮,很多東西馬林在藍星都沒見過。
鋼鐵加上塑膠,可以生產很多方便實用的東西了。
目前的公交車是什麼樣子的?
大部分結構都比較簡單。四個輪子,距離比較遠,上面搭金屬板,把一些椅子固定在上面,外面再套個金屬殼,車頭有發動機、油箱,這就夠了。即使外觀瞧起來很醜陋、笨拙,不要緊,反正比坐驢車舒服。
有的地方的人壓根就不知道公交車是種什麼東西,又應該怎麼坐,於是各地都會有一些科普活動,讓大家知道有這麼一種方便的東西。
一些人呆在農村時間太久,一說出門他們就感到緊張,去坐公交車也會感到緊張。
如今的各種機械給馬林的印象都是,無比簡陋、廉價、笨拙。
機械工業剛剛開始發展,現在的機械只要能用就行了,反正日後會逐漸改善。
各公司間已經有了競爭意識,大家都知道,同行那麼多,想勝出難度不低,為了勝出,不得不想出各種辦法來,最常見的就是技術升級換代,以技術和成本戰勝對手。
道路的施工還是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