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管事嬤嬤,聽了這些趣話,只搖搖頭,沒有嚮往常那樣過來說教。一年裡頭,也只有那麼幾日,能讓這些這些宮女,能這樣輕鬆玩樂,就讓她們好好玩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眾人玩到淑妃回來,便將院子內的東西都收拾乾淨,收攏了玩心,盡心侍奉各自的主人。
天氣炎熱,鬱偆房裡雖然有冰,但卻還是開著窗戶通風。鬱偆枕著個竹夫人,頭一歪,看向外頭的月亮。
‘要是月神真有靈,那她只有一個心願,那便是穿回先帶去,再不用呆在這裡。’
只是這幾乎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情,鬱偆只得向前看,努力地活著。
北邊的戰事,似乎不大好,九皇子去了大半年也不見回來,家書間隔的時間更是越來越漫長。
淑妃看著一個月前,兒子寄來的那封信,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若是有下一次,她再不會讓兒子,離了這京城。’淑妃閉著眼,將信放在胸口,久久不能平靜。
“讓鬱氏再多抄幾篇經文,等會兒,還是我親自來寫。”淑妃迷茫道。
淑妃一篇經文還沒有抄完,前朝便有了九皇子的訊息。
淑妃看著戴權,嘴角提了幾次,這才露出完美的表情。
“妾身謝過陛下關心。”
“請娘娘放心,陛下已派了太醫院院正,去給誠理親王治傷。陛下更是傳下口諭,若是有需要的藥材,可從陛下的私庫裡拿。”戴權恭著身道。
等著賜物的太監宮娥走了,淑妃這才身子一晃,軟軟的癱在一旁。
“娘娘……”張嬤嬤關切道。
淑妃眼鋒一掃,看著殿內眾人:“誰都不許傳出去,嬤嬤扶我去躺躺。”
鬱偆當時不當值,但也很快就知道,淑妃唯一的兒子,九皇子從北疆回來了,只是受了重傷,是躺著進的京城,也上朝都上不得。
淑妃一顆心,全系在兒女身上,早些年兩個女兒,跟著駙馬外放,去了外地,便只有一個兒子在跟前盡孝。
只是沒想到,好不容易盼著兒子回來了,竟然是這樣一副光景。
淑妃在宮裡,出不得宮門半步,除了送些藥材過去,再沒有旁的辦法。兒媳婦張氏,要照顧自己的夫君,自也沒空進宮來。淑妃只能透過太醫的嘴,知道自己兒子如今怎樣。
這九皇子傷的還挺重,被戎人左賢王一刀砍在左肋,但那左賢王也沒討得了好,被九皇子一□□穿了肺腑,這可是實打實的軍功但但淑妃並不稀罕這些,她只希望自己的兒子好好的。
那左賢王的刀上倒是沒有抹毒,到卻有鐵鏽。九皇子挨的那一刀,傷口深,還引發了感染,自然遲遲不好。在北疆之時,軍中自是想盡了辦法,要讓九皇子好起來,可到底物質不夠、資源匱乏,只得上奏,將九皇子送回來。
張嬤嬤暗自唸佛,希望九皇子快些好起來。要是九皇子沒了,那她的未來,可就得變個樣。
也不知張嬤嬤從哪裡聽來了一個土辦法,說是找個生辰八字與九皇子相和的人,在佛前磕上九百九十九個響頭,再早晚唸經,直到九皇子痊癒。
都說做生不如做熟,淑妃聽到這個點子,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鬱偆。
鬱偆聽到這吩咐的時候,頓時眼前一黑,這還讓人活嗎?
這磕頭得磕到什麼時候?而且這麼多,多一個少一個,又有誰能分得清。
淑妃如今對這些迷信活動,越發熱衷,如今為了兒子,更是起勁。當天就從庫房裡尋出了一件,雕工精美的白玉觀音,佈置了一個小佛堂。
鬱偆在沐浴更衣之後,穿上一個細葛素衣,頭上一應首飾也無,只用一根木簪,將頭髮梳起。
鬱偆進了這佛堂,發覺這裡頭,頗有些“太后小黑屋”的感覺。
有個好生辰,可真是要坑死我了,鬱偆默默流淚。
喜歡紅樓之榮華春景請大家收藏:()紅樓之榮華春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