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東方林終於站了出來,他的表情裡帶著悲痛。
“子時,都這個時候你還不願回頭嗎?你知不知道阿誠已經死了,他就是被這些所謂要創造和平的歸魂殿眾殺死的!”
“什,什麼?!你,你說什麼!阿誠,死了······”
由於白漸穹擔心遊子時知道衛誠的死訊後會動搖他對歸魂殿的忠誠,所以全殿上下沒有一個人和他透露過衛誠的死訊,此得知了真相的遊子時宛如一隻正在全力俯沖的雄鷹頓時失去了方向感,完全呆在了那裡。
正在和蕭曉陸離糾纏的白漸穹注意到了這一切,只不過此時的他什麼也做不了,只能在應敵的同時用餘光留神著他的動靜。
戚寧見遊子時如石化了一般一動不動,但是離火堂的攻擊還在繼續,不斷有正道中人死在他們的火藥煙霧之下。他看著遊子時輕輕嘆息一聲,緊接著就急忙向離火堂方向掠去。
就當戚寧馬上要趕到離火堂的位置時,忽然有幾名形態各異的紫衣女子攔住了他的去路。
“想打離火堂的注意,痴心妄想!”
“看在你家大師兄剛才救了我們七姐的份上,我們不想對你出手,速速退去!”
在說話間,那些女子竟在通向離火堂的路上灑出了一片毒蛇。這些可怕的家夥眼裡透出一股微微的寒光,它們蜷縮著身子緊緊盯著戚寧,似乎只待他再向前一步就會紛紛撲咬上去。
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戚寧曾在召龍教中過蛇毒,眼下再次看到這些滲人的怪物不禁嚇得後退了數步。然而想要盡快除掉離火堂就必須從這裡走過去,就在戚寧犯難時從他身後傳來了一聲嬌音。
“寧哥,別怕!”
只見苗女翠鶯帶著一票召龍教眾迅速趕到了戚寧身邊,這夥人看著地上的毒蛇,面上毫無懼怕之色。因為馭蛇之術乃是召龍教的看家本領,在武林之中無人能出其左右。
隨著翠鶯的一聲呼喊,瞬息間召龍教眾便放出了十餘條罕見的橘色毒蟒,它們比歸魂殿的蛇要更粗,更大,更毒。
很快,隨著主人的命令毒蟒們一邊發出“嘶嘶”的聲音一邊向攔路的敵人殺去。這些長著青白獠牙,牙尖滴著翠綠毒液的魔鬼們在面對自己同類時似乎不予手軟,它們或從舌下噴射出足以毒死一頭牛的液體,或用粗壯的身體緊緊纏住對方令敵人喘息不得,沒過一會兒便有大半的毒蛇沒了氣息,剩餘的幾條也在被召龍教巨蟒拼命纏繞著,它們大有不將敵人置於死地誓不罷休之意。
看到自己的寶貝被屠戮殆盡,那些紫衣女人卻沒有任何辦法,她們在戚寧翠鶯發動攻擊前丟出了一陣白色煙霧,紛紛四下散去。
這樣一來,靠遠距離使用火藥和煙霧攻擊的離火堂眾再沒有了屏障,戚寧與召龍教眾如虎入羊群一般迅速殺了進來。
為了將離火堂徹底消滅不留遺患,戚寧在用短匕刺倒一人後撿起了一顆由火藥製成的離火彈,他從懷裡掏出一塊火石將離火彈的引線點燃,緊接著便向離火堂存放大批火藥的地方扔去。
戚寧正站在原地等待著大功告成,翠鶯卻一臉驚慌向他大叫道:“寧哥你,你手裡拿的是什麼?!”
“手裡?我手裡拿的當然是點引線的火石嘍。”
戚寧邊說邊不解地低頭看去,當他目光觸到手中之物時面上五官都嚇得扭曲了。原來由於丟擲離火彈的時候他心中有些緊張竟然錯把火石扔了出去,那“呲呲”作響的離火彈還握在他的手中。
“我的媽呀!”在驚慌之中戚寧把吃奶的力氣都使了出來,好在引線夠長,最終離火彈還是被他扔了出去。
只聽“轟”的一聲,離火堂與那些可怕的火藥一起化作了一陣濃濃的黑煙。
經過了一場劫後餘生的戚寧長長出了一口氣,若不是翠鶯的提醒恐怕自己早已粉身碎骨了。
但讓戚寧奇怪的是,遠處的翠鶯面色卻還是一副驚慌表情,她的嘴巴大大張開似乎還在向他預警著什麼。
離火堂明明已經消失,戚寧看在翠鶯莫名其妙的表情不知所以,然而當他有所察覺之時已然晚了。
在戚寧背後,忽然飄來一個冷冷的聲音,“小子,我要你下去給離火堂的人陪葬!”
戚寧回身之間早已來不及,“驚虹七使”的老大池正則在看到離火堂被滅後勃然大怒,他悄無聲息地掠到了戚寧背後,一雙斷金碎石的鐵掌直沖著對方心窩掏去。
“啊!”隨著遠處翠鶯的一聲尖叫,一股滾燙的鮮血如泛濫的河堤一般四下噴湧而出,男子健壯的身體重重倒在地上。
只不過這位倒地的人並不是戚寧,而是武功高強的“赤火戰神”池正則。
“遊,遊子時,你這個叛徒!我早就該····唔呃······”歸魂殿第一戰將池正則在極不甘心的語氣中逐漸沒了呼吸。
戚寧兩次死裡逃生,此時的他如同大夢初醒一般恍惚無比,在頓了頓神後他緩緩地對面前人說道:“二,二師兄。”
遊子時將插在池正則背後的長劍拔出,他原本有神的雙眸早已變得沒了色彩,“阿誠已經死了,我不想再失去另一個師弟。聽我的話,馬上帶著翠鶯離開這裡,今天還有很多人會死在這裡的!”
就在這時,四周剩餘的歸魂殿眾發現遊子時殺了正則尊使,人們紛紛發出怒吼向這個“叛徒”殺來。
戚寧緊皺眉頭,說道:“二師兄你說些什麼,你和大師兄都在這裡,我身為君玉門四弟子豈能獨自離去!”
看著越來越近的敵人,遊子時轉過身去,他的目光有些閃躲,道:“小寧,別再叫我二師兄了···我已經做了兩次叛徒,沒有資格再去做你的師兄。”
戚寧並沒有理會遊子時的話語,待敵人殺到面前時他毫不猶豫站在了自己二師兄的身旁,翠鶯與召龍教的人見狀也紛紛站在了遊子時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