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的太師椅上,對於端木陽的模稜兩可的態度,沒有一絲的反應。
舉起的茶盞,還有斂下的長眉,將那措的所有的表情,都掩蓋起來。他靜靜地望著自己手中的茶盞,靜靜地品著手中的茶,無論是對於阿倫的激動,還是對於端木陽的淡定,都表現出一種不置可否的冷淡態度——
阿倫的情緒,已經急不可耐。他望著聽完了自己的話,依舊毫無反應的端木陽,他的一身明朗豪爽的眸子裡,不由地浮上了幾抹輕淺的失望——
為什麼,三皇子殿下要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呢?不得不說,阿倫將軍是個長年行伍的軍人,對於統兵打仗,保家衛國來說,自然是一把好手。可是,對於政治上的爾虞我詐,還有官場上的貓膩來說,阿倫將軍,還不能如同切膚之痛一般地去體會。
所以,此時的他,所看到的,則只是表面上的得失,還有可以置端木齊於萬劫不複的境地的機會。
殺人者,必被殺,那麼,作為殺人兇手的端木齊,勢必是要為了枉死的端木灼付出生命的代價的。
阿倫將軍深信,只要端木陽將這件事的真相說出來,那麼,不但端木陽自己,對於端木灼的死置身事外。更重要的是,對於和葉赫那拉家族的結盟,就更多了幾分的籌碼,更有甚者,那個一直懷疑著端木陽的禧貴妃,再也不會對於端木陽窮追不捨,不依不饒。
而隨著真相的浮出水面,端木齊的下場,必定會如阿倫自己所料的一般。而隨著端木齊的被繩之以法,禧貴妃的怨氣得以平息,那麼,無論是對於端木陽,還是對於葉赫那拉家族,都是雙贏的事情……
當然了,作為一家之主的那措,是絕對不會想得這麼膚淺的。事實上,對於那措這些深諳政治一道的老政客們來說,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都會思前想後,甚至,他們會在致力於平衡各方面的關系,以及在做了這件事的所有的後果,還有所有的預發性的事件。還有就是種種的可能導致的後果等等。
總之一句話說白了,老政客做一件事情,不是一箭雙雕,就是要一箭三雕。既要顧及各方面的影響,又要不能落人口實。
所以,對於端木陽的決定,那措只是微微地哂了一下,並沒有作過多的解釋。又或者是表什麼明顯的態度。
對於端木陽的決定,那措只是在衡量,衡量著端木陽的這個決定,以及這個決定背後的所有的用心,還有就是對他們的所有之間的所有的影響。
端木陽的神情,並沒有阿倫所想的急切,還有開心。他只是定定地望著窗外那些個正在窗欞之下,交錯而過的光和影,語氣淡淡地說道:
“阿倫將軍,你試想一下,若是本殿將這樣東西交給了父皇,那麼,父皇一定會令人徹查此事。然後,務必將一切的真相,都大白於天下。若真如此,對於本殿來說,倒可以洗脫嫌疑。那時,即便天下的人,都懷疑本殿,可是最起碼,對於貴妃娘娘來說,本殿也有了個交待。可是……”
端木陽從窗前轉過身來,望著阿倫將軍,他的黑如墨染的眸子裡,閃著莫測的光芒。他望著阿倫,整個人的眼裡,都閃著深思熟慮後的光彩。他不去看那措,只是望著阿倫,神態認真地說道:
“本殿當然知道,這些,對於本殿來說,可以算是好事一樁。或是放在平時,本殿也是樂意為之的。可是,眼下卻是非常時期。如果說,這一舉動,可以令本殿解脫的話,那麼,對於將軍你來說,就大不妙了……”
阿倫的眸光,驀地沉了一下。那措的眸光,也微微地凝了一下。他們兩兄弟的眸光,在空氣之中交彙而過,面面相覷之時,兩人的心裡,都微微地沉了一下。
阿倫和那措都知道,端木陽說的是實話。
是的,若是這一份證據呈到了端木術的面前,那麼,帶給端木術的,自然是滅,情形,卻並不樂觀——何止是不樂觀呢?怕就怕,到了那時,他們兄弟兩人的下場,就會如太子端木齊一般,萬劫不複。
當然了,這只是事情的重心,而隨著這件事的發展下去,各種看不見的隱憂,各鐘看不見的危機,也會無聲無息地而來的。
首先,太子,乃是一國的根本,太子犯錯,可以說是天子錯,天子錯,將是世人都無法承受的真相。
而端木術偏愛太子,他本有心幫太子脫罪,可是,端木陽這樣一來,端木齊脫罪無望,那麼,端木術勢必會為此而憤怒不已。那麼,端木灼遇刺的這件事情,將會再一次地被搬上臺面,將會再一次地,被人徹查。
那樣的結果,固然之可以令端木陽洗脫嫌疑。可是,阿倫和那措兩兄弟在之前和之後做的所有的小動作,都會在所有人之前,暴露無遺。
太子一倒,太師一黨,便會成為驚弓之鳥。到了那時,太師一黨必定會竭盡全力地蒐集證據,然後,只要抓到了蛛絲馬跡,就會緊咬不放。
而阿倫將軍雖然是可以借回京交割和冬季演練這兩樣作為動兵的藉口。旁人都無可厚非。可是,動兵,以及用兵,無論要朝,還是在野,都是極敏感的事情。特別是對於帝王來說,兵動,則代表心疑。
那麼,到了那時,只要太師他們的聲勢造得夠大。那麼,就很多可能,會就端木灼被刺的事情,借這此強壓下去。到了那時,帝王疑心,太師彈劾。葉赫那拉兄弟,還有端木陽,必定會處於極端被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