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不是要靠整理的絲線,而是在不經意的時候,自己跳出來的線頭。那樣的纏纏繞繞,就彷彿是人和人之間的緣分一般,剪不斷,理還亂。
陶心然仍然記憶得,在崖頂的時候,她沒有來得及拉住小唐的手。所以,她才會一躍而下。那時,兩個人在疾風之中下墜,在迷霧裡面墜落。陶心然一直一直的,都是追隨著小唐的身影,朝下跌落的。
那時,山谷之中,冰雪彌漫,輕者繚繞,極目之下,整個山谷之中,都彷彿是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一般,任你用盡全身的力氣,也沒有辦法看到這山谷的彼方去。
那時,陶心然雖然追隨著小唐的身影而落,本來是抱定了必死的心的——小唐的這一生,都太過孤獨,都太過悽涼,所以,她要陪著他,無論他去的地方是天堂,還是地獄,陶心然都希望,在小唐第一時間醒來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她。
可是,想象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陶心然追隨小唐而來,深谷之下,那不可知的迷霧之中,那一先一後的距離,以及那直線般的墜落的瞬間,由於時間的錯開,由於兩個人身形式體重的不同,再加上袁烈的從中一絆。於是,兩個一先一後落下的人,已經將他們的距離拉開,而那看不清彼方的山谷,藉助風的力量,也已經將兩個人,送到了不同距離的位面上。
原來,雖然殊途可以同歸,可是,同一時間出發的人,同一時間朝著一個方向出發的人,往往至了目的地的時候,卻會發現,到達目標的同伴,並不是先前的那一個……
陶心然還記得,當她穿透山谷的迷霧,穿透那一片天然的潔白,因為稍微的角度的傾斜,而跌落在冰雪的冰刺上斜角上的時候,陶心然並沒有看到小唐的身影。那麼,是不是小唐在另外的地方停留下來了?
可是,這一路千裡直下,雖然迷霧重嶂,可是,陶心然也曾經注意到,在她還處在清醒的狀態下墜落,在這不停的陷落之中,這一跌而下之際,也並沒有其他的十分顯眼的東西,可以阻攔一個急速地墜下的身子。
如果說,小唐是在墜落的途中,被什麼擋住了,那麼,為什麼在陶心然在跟隨著小唐的腳步第二次墜落下來的時候,卻是毫無阻滯的呢?
那也就是說,先她落下的小唐,一定是穿透了這重重的、濃霧的屏障,然後,一直地跌落到了這崖壁的最底下……
可是,陶心然卻並沒有在這裡發現小唐的任何的蹤跡。
陶心然在冰面上,因為站立不足,而再一次朝著谷的最底跌落。她落下來的位置,剛剛好,就是這潭水的中央。迅雷不及掩耳地落下的身形,帶著猶如千鈞的力量,將厚厚的冰層砸碎,然後,她的人,又生生地在這冰涼的池水裡醒來。
可是,沒有辦法否認的是,陶心然自從落下之後,自從艱難地爬上這片岩石之後,她極目之下,卻並沒有看到小唐的半分的蹤影。
有一些人,天生就是別人的目標,而有一些人的身上,通常繫著別人的所謂的希望。而對於陶心然來來說,若是沒有了小唐,她,也就沒有了生活下去的希望。
一想到全無足跡的小唐,心急的陶心然“霍地”一聲,從潮濕的石塊上站了起來,然後,開始在這黑夜的巖洞裡,極目四望。
太過猛烈的起身,使陶心然不由地“哎喲”一聲叫了起來——多處的擦傷,被冰層損傷的創口,還有她跌落冰層時的傷痕,可以說,此時的陶心然,因為數次的墜落,不但全身擦傷嚴重,而她的身體裡,更是受了極嚴重內傷。
只是,先是沉湎於回憶,再接下來,就是擔心小唐,所以,在陶心然的心裡,反倒把自己身上的傷,還有痛,忽略了。而她甚至到了現在,也還沒有留意自己的身體,究竟是傷在了哪裡。
也可以說,突如其來地恢複的記憶,如同奔湧不息的潮水一般,將原先空洞的腦海,瞬間塞滿。而如此繁複的經歷的湧現,更是很多原先並不明白的事情,順理成章地都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可是,這個解釋,若是放在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的身上,就需要一個重新定義的常理,來重新地判斷,甚至是解釋。
273——小唐在哪裡?[一]
273——小唐在哪裡?[一]
不得不說的是,陶心然有一瞬間的混亂——腦海之中,有太多的陌生的思緒需要理順,有太多的、以前並不瞭解的來龍去脈需要重新知道得清清楚楚。還有以前的種種的判斷,都變得偏差,或者是失誤,這些事情,要重新理順,需要的時間,並不短。更何況,現在的陶心然還處在這樣的一個微妙的境地。
所以,那樣的突如其來的千頭萬緒瞬間進入了腦海的瞬間。使陶心然的整個人的注意力,暫時性地都被移開了。然後,再想到小唐,再想到小唐的曾經的希望,以及失望,想起小唐所受過的苦,還有曾經忍受過的折磨還有委屈。於是,那些來自皮外傷的疼痛,也被陶心然暫時地沒有心思去顧及。
可以說,在那個所有的記憶都湧來的瞬間的瞬間,陶心然的整個人,都沉浸在“未知”還有“已知”的龐大的洪流裡,就連她自己,變得都有些不認識自己,所以,她需要對自己,對已經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