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楊奉背叛,聯合那一萬的白波,對上太史慈和兩千忠信豪。
結果....
太史慈應該能夠活下來。
那就夠了。
“可以,但是我只允許你帶一千人去,他們只有一萬人,五千人入谷,必然會讓他們因此而警惕”衛寧答應了。
楊奉朝衛寧長施一禮,在他看來,衛寧會答應,這便是對他的信任。哪怕主將並不是他,從敵到友,信任是需要一步一步建立的。
定下了這件比較要緊事情,衛寧幾人開始商議長足發展的問題。
衛寧首先提出的第一個議題就是“屯田制”
屯田制的內容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軍屯,第二種是民屯,軍屯就是讓手底下暫時沒有參與戰爭計程車兵來耕地,這不僅能夠起到鍛鍊的作用,還能夠增加糧食的創收,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衛寧的想法就是從這群白波軍中選優秀者作為士兵,而弱者則作為預備兵來進行軍屯。
這樣,自己既不用花費太多的資源來養這群士兵,反倒是是能夠透過這些士兵得到足夠的糧食,作為開始一場戰爭的籌碼。
第二種則是民屯,由官方來提供農田、耕具和耕牛來讓流民耕種,而最後得到了糧食進行一定比例的分成。
這是吸引、安置、利用流民資源的一種手段。
如果能夠利用好,那麼至少自己這個勢力的糧食問題會小很多。
這是屯田制的大體規則。其中存在的細節有很多,比如,民屯最後糧食的分成比例是多少。
這個比例會有什麼額外影響,比如說,民屯的時候,農民自帶耕具和耕牛,是不是要降低官方分的的比例、負責屯田計程車兵該如何發放糧餉等等。
“裴潛,你這幾天回去好好想想,等過幾天我們一同討論過制定下來,這件事情可是要由你來做的”衛寧對裴潛說道。
裴潛算是自己手上真正意義上的謀臣、文官。能夠一起商量這個問題的恐怕也就只有自己、裴潛和太史慈了,裴徽和楊奉這樣的大老粗完全給不了意見。
可能裴潛在三國時代沒有什麼名氣,但,怎麼說呢,既然暫時找不到人來投靠自己,那麼衛寧就想要自己培養一個。
暫時頂一頂也行。
“是,主公”裴潛鄭重點頭。這對於二十幾歲的他來說,也是為官人生的第一個大考驗。
等到眾人離開,衛寧這才靠在椅子上揉著太陽穴。
誒,還是覺得要把大哥拉過來才行,一直守著衛家也不是辦法。
喜歡我在三國開無雙請大家收藏:()我在三國開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