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太從白波谷帶來的兩萬白波,其中只有三千騎兵,現在已經只剩下一千,而一萬七的步兵,死了五千。
五千裡面有超過一千多人是被太史慈和裴徽所殺。
那三千多都是死在亂箭之下。
沒辦法,誰讓白波軍人數基數那麼大,足足一萬七都是步兵,在輕騎兵忠信豪面前就是當靶子的存在,一波箭雨,就得死一片人。
因為郭太是投降,而不是被殺害,所以這剩下的一萬三千士兵就比較好管理了。
由裴徽為主將,裴潛擔任隨軍軍師,曾經在白波賊裡任職的楊奉作為副將,暫時統管這一萬三千的人馬。
郭太既然已經投降,願意為衛寧所用,衛寧當然也不會讓他閒置,但是這得等衛寧將他這一萬三千士兵先都拆分開來了,打散了白波軍的印記,再考慮給予郭太安排一個職位。
另外楊奉和郭太這種人,忠心會是一個問題。
但只要自己展現出足夠強大的實力,他們應該也就不會輕易反叛。
不過,收編這一萬三千的白波賊只是一個開頭。
後面還有五千計程車兵加上五千的老弱婦孺要接收,另外,白波谷之內可還沒走完呢,根據郭太交代,那裡還有三千士兵,以及超過兩萬計程車兵家屬。
這些暫時不著急,需要衛寧將他們一口一口吃下來,而且那麼多人,那麼多張嘴巴,集中到一起,是會出亂子的,衛寧接下來準備,讓這些士兵家屬慢慢轉移到河東郡各個城市,相等於接收流民。這個時代,人口就是發展的力量,絕對不可以浪費。
現在比較重點的是楊縣附近的白波賊那一萬人得派人去接收,而且接收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難。
“那地方的白波軍是由韓暹和李樂率領的,他們素來對郭太有多言辭和非議,郭太投降了,但他們八成不會因此而投降,反倒是頑抗”提到接手那一處白波的時候,楊奉提出自己的意見。
衛寧微微思考,他對於白波賊的瞭解並不多,但是也知道,郭太作為白波賊的領袖是率先戰死的。
之後楊奉投降了李傕,而像是胡才、李樂和韓暹繼續率領著白波軍和李傕戰鬥,直至後來大勢已去,這才在楊奉的遊說之下,投靠了李傕。
參照胡才的性格,不難想象李樂和韓暹會是什麼樣的人。
“你有什麼計策?”衛寧反問。
楊奉摸了摸自己鬚髮,思忖著說道“由我詐開城門,然後帶兵長驅直入,只要將李樂和韓暹斬首,那剩下的白波軍將士必然會因為郭太和我的名號歸降”
計劃不錯,衛寧其實也是那麼想的,但這件事情不能夠由楊奉一個人做,否則很容易放虎歸山。
“子義,你帶兩千忠信豪與楊奉一起去,不著急立刻前往,等我把擊敗郭太的訊息傳到冀州牧手裡,這樣楊奉也就有了由頭投靠他們”衛寧思索著下了指令,當然了,肯定不能夠描述全過程的,這裡還要隱匿掉楊奉的存在,衛寧覺得用“胡才”投靠自己就挺好的。
“懇請大人讓我再帶一千,不,三千白波軍一起前往”楊奉忽然發出要求。
“理由”
“郭太來時帶了兩萬人,最後剩下兩千太少,而且如果是兩千人都帶大人您的人,這對於那些白波軍的人來說都是生面孔,我需要再挑選三千白波的老面孔一起去,這才能夠增強說服力”
衛寧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先在心裡做了一個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