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忽然想到1周前和一個集團同事在樓下偶遇聊天中有這樣一條資訊,那同事說也不知道集團現在咋回事,招了好幾個總監,都不知道要怎麼安排,完全沒有架構啊。
小葉聽我說完,若有所思地說:“那就對上了,那時候其實就已經準備動手了,只是古總訊息太不靈通了,他還是集團下來的呢,怎麼一點眼線都沒有?”
我受到了啟發:“你想啊,從決定動手炒人到招聘,再到招到合適的人,那是要很長時間的,按理說風聲早該出來了,怎麼愣是沒聽到一點訊息呢?遠建的什麼訊息都沒有能保密這麼嚴這麼久的。春節後辛總離職之前,吹風吹了好久才走的。”
小葉說:“把我們都炒了吧,拿錢走人,幹得沒勁兒,總搞這些事,誰還有心思工作。”
“一朝天子一朝臣啊,你想想,2年前腐敗窩案的時候路經理被打入冷宮,古總從集團下來接替的時候多麼風光,一來就把辦公室的方位佈局改了……”我正在賣弄我的歷史觀。
“什麼方位改了?”小葉打斷了我,追究著任何她不清楚的細節。
“這你都不知道?”我鄙夷地看了小葉一眼。
我繼續說:“當時咱們在3層小樓辦公,部門負責人不都是獨立辦公室嗎?路經理那間辦公室三面是牆,一面是窗,當時路經理是是背對窗戶坐著的,後來古總來了以後就把辦公桌調過來了,背對著牆,面對著窗,知道是為什麼嗎?”
小葉一臉茫然很呆萌的樣子,她肯定不知道啦。
我說:“背靠牆按風水學就是有靠山的意思,路經理背靠窗就是無依無靠,最終離職。”
“啊——,老高你說得太有道理了!”小葉聰明,一點就通。
“可是古總現在……”小葉問。
“被你搞跑題了,古總那時候多風光,這可是一方大員,咱們成本部幾十號人,比一般的小公司都大,老牛了!可是你看才2年就和路經理的命運一樣了,並且還有一點狼狽,辛總一走,靠山就倒了。”我繼續接回之前的話茬。
“辛總走了以後,新來的年輕總經理肯定不願意用這些老人,這些老人也肯定不服,這才幾個月呀。”小謝不懂歷史,卻熟知辦公室政治。
“那當然,誰能服啊?小我十幾歲,懂個球啊?我之前就看古總被那小靚仔總經理呼來喝去的,小靚仔走在前面,古總挺著大肚子走在後面,那景象我看著特別不舒服。”
辛總是羊城公司總經理,也是跟著老闆打天下的老臣之一,春節前就吹風要離開,春節後沒多久就離職了,據可靠八卦,完全是被“九千歲”搞走的。最後oa發文說了句“辛總為公司服務18年,現在正式退休,感謝他的付出”這種外交辭令,其實辛總也才50出頭,退什麼鳥休。
接手的是外面挖的80後青年總經理,個子不高又年輕,古總四十大幾奔五十,又高又胖,有一次那小老總在走道處一揮手喊一句“古總,過來一下”,老古就不得不應聲起身,挺著大肚子一晃一晃地跟在靚仔小老總身後,好像“土行孫”帶著姚明,那場景反差太強烈,我是真的不能接受,心中泛起一股悽涼與悲哀。
或許消失了一上午的古總去找了哪些領導,或許說了不要把事情搞這麼難看之類的話,或許領導礙於面子改了主意,這些或許也無需驗證,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那點事兒。
總之,下午古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原有的物品也都搬了回來,那個新來的瘦高男總監坐在了孟雪的卡位上。
臨下班前,收到了古總群發的郵件——週五晚上聚餐,希望所有人都不要缺席。
週五離職或月底離職都是職場的常規做法。
我合上一整天擺在桌面上根本沒翻動過的圖紙,回頭對小葉說:“這回有大餐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