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隨著社會問題的尖銳發展,法制法規的不斷完善,屬於道德範疇的問題將來也會受到法律的保護。天理昭昭,報應不爽,就算現在法律保護不了我這麼多,還會有老天爺為我做主。
童話的結局都是“王子和公主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那是沒寫續集,續集就該是離婚大戰了。
沒有想到,我也捲入到現代社會迅猛的離婚浪潮之中,經過這1年半持續不斷的檢視這方面的資訊,我基本變成了半個婚姻情感專家了,對婚姻關系和家庭關繫有了相當程度的瞭解和認識。
不含偏見地說,最主要的離婚要素就是女人有了文化和獨立自主的意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則離婚率就越高,成正比趨勢,女強人離婚率就更高。訴訟離婚中7080都是女人提出來的,更凸顯了女人感性的一面。
男人顧及面子,仍然覺得離婚很不光彩,現代女人已經不再顧及這些了,要麼怎麼說“最毒莫過婦人心”呢,這些不是歧視,是事實。
離了婚就一定更幸福嗎?答案是否定的。
再婚的離婚率更高,比初婚離婚率高出60,二婚都是很功利主義的,雙方缺乏感情基礎和信任,再加上人的懷舊心理,無論想或不想,前任的陰影就在那裡。
看到這些大資料,我和老爸老媽是說不清楚的,但是自己心裡明白,真的日後二婚,將把自己置於更大的風險之中。
婚姻的最大“殺手”就是婚外情和“小三”,人是經不起誘惑的,閨蜜挖牆腳的事都防不勝防,更別說我這還是跨國跨大洲遠隔萬裡的了。當代人普遍不信奉宗教,完全沒有信仰,自身又缺乏道德,失去約束的人性,自然會導致很多不確定的變數。
過去小夫妻鬧矛盾,父母都是勸和不勸離,現在很多父母是瞎摻和,推波助瀾,將矛盾激化,最終不可收拾。小夫妻都會本著“老爸老媽只有一個,老公老婆可以再找”的想法將離婚進行到底。
過去是男人休女人,現在是女人主動離,我那幾個女同學都是這樣,60的協議離婚都是女方提出的,在這件事上,真正做到了“巾幗遠勝須眉”,“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些老話是絕對有道理的。
過去手續複雜,結婚離婚都要向組織彙報和申請,現在一言不合就“拜拜”,民政局10分鐘搞定,我覺得政府應該對高離婚率採取一些措施了,離婚也變得太容易了。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元,家庭的不穩定不和諧,“滴水穿石”,長此以往將會對整個社會産生深遠的影響,天天家裡破馬張飛的爛事一堆,哪還有精力為社會多做貢獻呢?
比如我這樣一個積極向上、勤奮努力的有為青年,為離婚所困擾的1年半時間,根本就沒辦法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為遠建地産的發展騰飛添油加醋。
離婚對我的打擊不知道還要在未來持續多少年,我這個人基本被離婚毀了一大半。
我用親身經歷去證實了一個在新聞中看爛了的數學定律:
∵因為)出國,
∴所以)離婚,
可證出國=離婚。
或出國=分手。
恆等式成立。
透過自學,我還瞭解到羊城地區乃至全中國離婚率最低的地區當屬潮汕地區了,成為經濟社會下的一股清流。
潮汕地區受傳統的文化觀念影響,對家庭的重視和對婚姻的責任使其沒有受到當今社會“離婚潮”的沖擊,潮汕婆婆對兒媳的選擇是非常嚴苛的,必須“賢良淑德,會做家務會做飯,好生養”,正是這種回歸傳統的兒媳選擇標準讓潮汕兒媳的性格足以維持婚姻家庭的穩定。
本來只想過自己平凡快樂小日子的我,卻被這一場離婚從各個方面進行了高強度的錘煉:
身體上,我做到了幾天吃幾個包子還不會餓;
心理上,我做到了“急性焦慮症”發作昏倒還能自己醒來;
知識上,我充分學習了《婚姻法》並瞭解了離婚訴訟的完整流程;
眼界上,我二上法庭,和律師針鋒相對。
我一直都在被迫無奈中砥礪前行。
記得什麼電視劇裡的臺詞說過,南方人找南方人,北方人找北方人,“門當戶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全都是有道理的,1年半的時間沒有一點機會可以溝通一下,也沒有一個中間人可以協調一下,我確實很不甘心,這種橋段在電視劇裡都沒有看到過。
開啟手機,江芸早就遮蔽我了,我看不到她的朋友圈和動態,我對她一直抱有希望,現在已經徹底結束了夫妻關系,我也只好遮蔽你了,結束這1年半來“敵暗我明”的被動局面。
她還沒有刪除我,我發微信給她。
“人生路上,謝謝你陪我走過了這一段,滄桑之後,希望你還能偶爾想起我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最後還是謝謝你陪伴了我6年,用你人生最美好的年華,但是你也毀了我的未來毀了父母的希望,盡管如此,我們一家人還是不記恨你,你留在我心裡的印象依然很美好,一輩子不會忘,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