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始至終的一系列操作,好像都和她沒關系。
臥槽!何曉不自覺地在心裡爆了聲粗口。
她這個班長有何意義?何曉對未來的軍校生活有了一種不會很好的預感。
事實證明何曉的預感還是很準確的。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何曉在指揮系這個集體中,便處在了一個奇怪的境地。
同學們對她很客氣,也很照顧她,應該說非常照顧她。她有什麼需求,都會有同學熱心地幫助她。
可是,班裡的任何事情似乎都不需要她參與,也沒有人問過她想不想參與。
她就像個一個看得見的透明人,身在這個集體中,卻被動地遊離於這個集體之外。
何曉不是一個外向的人,更多的時候,她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所以這樣的狀態,並沒有讓她感到不適,相反,她覺得這樣更好,她可以免去很多麻煩。
曾經出於好奇,她找機會問過楊教官,為什麼要讓她當這個名義上的班長?
楊教官冷硬著一張臉,直言不諱地告訴她,沒有什麼原因,她能進到這個學校,進到指揮系,不是透過自己的努力,而完全是因為她父親。她其實就是一份榮譽的象徵。
何曉明白了。這位教官覺得她沒有資格進入指揮系,而她現在進來了,那就只能放在那裡,做個擺設了。
呵呵!吉祥物!原來這就是吉祥物!她,就是吉祥物。
一個象徵性的擺設,沒什麼用處。
何曉不知道,楊桐桑是多麼不願意接收她這個吉祥物。
當他知道自己的班級要被塞進來這麼個女孩子時,楊桐桑立刻去找校長。
他向校長表示,他們指揮系不是那些靠照顧進來的學生能呆下去的,這樣的學生應該去後勤保障系之類的地方。
他是真不想在他的班級裡,有一個處處都拖這個集體後腿的拖油瓶。
結果校長顧城用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把他訓了一頓,並警告他,必須善待何曉。
好吧!楊桐桑無法拒絕收人,那就只能好好“善待”她。
於是何曉被當上了班長,一個毫無存在感的班長。
其實,楊桐桑最希望的是何曉能知難而退,最好自己要求離開指揮系。這樣,他就可以順水推舟地甩掉這個可能拖累集體的“包袱”。
不過他沒想到,這個女孩能那麼淡然地面對被集體孤立。
自從何曉知道了自己在輔導教官和同學們眼裡是怎樣的存在,她就放棄了與這個集體融合的努力。
可是,她可以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卻不能避開擺在自己面前的現實問題,這是讓何曉從上第一節課開始,就擔心憂慮的問題:
軍事指揮系是一個主要培養基層指揮官的地方。它需要學員們不僅要有過硬的軍事技能,還要有相當高的軍事理論水平。
這些軍事理論包括的可就多了。各種星際條件下的防守進攻後勤保障等等的指揮應對;海量的軍事典籍和軍事案例分析,以及技術含量很高的各種武器裝備和交通工具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這些林林總總分了十幾門課程。
對於其他學生,這些沒有任何壓力。但是,何曉不行。
最開始,幾乎所有帶有理論的課程,對她來說都像是在面對天書。
確切地說,就是教官講的每個字,她都認識還會寫,但把這些字連在一起變成一堆話,她大部分都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