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們沒有突破所謂的‘世界屏障’去往泛世界的力量,他們在龍神眼裡壓根就翻不出浪花。
除非他們能夠去往泛世界。
在泛世界,剛剛突破世界屏障到達泛世界的人,叫做‘孩子’,這聲孩子,是愛稱,也是等級。
‘孩子’之後,是‘非畜’。
‘非畜’之後,是‘刀戟’。
‘刀戟’之後的等級便有了兩種稱呼。
‘共犯’和‘反抗者’
雖然有著兩種稱呼,但他們都代表著同一個稱謂。
在接下去,便是‘罪人’和‘領導者’。
之後,便沒有了。
因為那罪人和領導者,便是最後的等級界限了。
或許……也不能說完全沒有。
還有一個等級稱謂,那就是‘唯一真神’。
那唯一真神所代表著的,便是泛世界的世界意志,統領泛世界之人。
雖然現在泛世界壓根就沒有世界意志,但人們早就為泛世界的世界意志想好稱謂了。
………………………………………………
待八雲寺回到白玉樓,剛剛走到白玉樓門口時,八雲寺便聽到了一股朗朗上口的讀書聲。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往死裡招呼。”
嗯……八雲寺若沒有聽錯的話,這是論語。
《論語》: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語錄體”。
東漢列為“七經”之一,(七經:《詩》《書》《禮》《易》《春秋》《論語》《孝經》)。南宋時,朱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
因秦始皇焚書坑儒,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
東漢末年,鄭玄以《張侯論》為依據,參考《齊論語》、《古論語》,作《論語注》,是為今本《論語》。《
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現存《論語》共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八雲寺走進一看,原來是顧七巧在教導幽幽子論語。
“你們這是……幹什麼呢?”
八雲寺開口問道。
因為在場的並不是只有顧七巧和幽幽子這師生倆,賽利亞和魂魄妖夢也在一旁努力聽講著。
“寺,你回來了。”
“小寺~”
賽利亞和幽幽子連忙朝八雲寺打招呼道,隨即顧七巧開口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