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記憶都是八雲寺最為寶貴的回憶。
從洪荒時期后羿射日到現在,離家的時間差不多也已經四五千年了。
八雲寺……想家了。
“今天你又來幹什麼!!”
猛然間,魂魄妖忌的怒吼聲從遠處響起。
只一剎那,八雲寺的思緒瞬間回到了原地,並尋著聲音的源頭看去。
只見魂魄妖忌一臉陰怒的站在八雲寺的正對面,右手緊握著樓觀的劍柄。
隨時準備再和八雲寺打上一場。
或許要不是幽幽子就在他旁邊的話,估計他立馬就衝上來和八雲寺打起來了吧。
但還好,魂魄妖忌那陰怒的臉色很快就退下了。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佔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平!湯之問棘也是已。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
斥鵝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面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
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憑藉著幽幽子所念出的一段逍遙遊節選,八雲寺等人才得以不用大動干戈。
“那是什麼?”
魂魄妖忌指了指幽幽子和顧七巧所在的方向,道。
“教幽幽子識字咯。你又不教,只好我教了。”
“幽幽子大人可是人類,怎麼可以學習你們妖怪的東西!”
說著,魂魄妖忌猛地拔出了樓觀。
看樣子,魂魄妖忌的思想也真是夠老舊的。
雖說擔心幽幽子學習了妖怪的東西之後變壞這點也是情有可原,任誰也不可能將自己家的大小姐交給‘恐怖分子’去教導。
可這種自己不教,又不准許他人教授的思想,真的是……封建時期的舊思想啊!
“喂喂喂!你可別亂說啊!你知道莊子嗎?”
八雲寺反問道。
“……”
魂魄妖忌不語。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是神州大陸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便尊之為《南華經》,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哲學、藝術、美學與人生觀、政治觀等等。
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莊子之語看似誇言萬里,想象漫無邊際,然皆有根基,重於史料議理。魯迅先生說:“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譽為“鉗揵九流,括囊百氏”。
幽幽子剛剛唸的那一章是莊子一書裡的逍遙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