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段氏兄妹而言,肅王確實恩重如山,段明萬不該與恩人作對。
可是,他對阿蘿一見鐘情,又何罪之有?
段明強穩心神,道:“敢問殿下,阿蘿娘子可是殿下妻妾?”
聽聞妾字,魏玘神色愈冷。他眉關一緊,如凝深鎖,滯了片刻,才道:“不是。”
——這兩字,幾是他恨恨擠出來的。
段明展眉,提息,又道:“既如此,阿蘿娘子尚無婚配,小生心有所求,也理所應當。”
隨後,他話鋒一轉:“況且……”
“殿下壯志淩雲,定能榮登大寶。阿蘿娘子出身巫疆,或與殿下心念相悖。”
他說得含糊,但話外之意卻很清晰:倘若魏玘登基為帝,必受六宮圍繞。而在巫疆,男子只娶一妻、並不納妾,與帝位不符。
魏玘自然聽得出這層意思。
他眯目,冷視段明,眸裡怒焰壓城,已是噴薄欲出之態。
尚不待他發難,忽聽人聲由遠及近——
“肅王殿下在風雩亭!”
“噓!殿下尊前,不可肆意喧嘩。”
循聲望去,便見青衫學子三兩結伴,約有十餘名,正向風雩亭僕僕趕來。
魏玘閉目收息,再睜眼時,已複尋常冷沉。
他拂袖,拋開段明,未允其人起身,只向眾學子,揚長而去。
……
書院還未逛完,阿蘿就留了在百膳軒。
百膳軒,是書院的庖屋與膳堂,眾學子在此備膳、進食。
按理說,她與肅王同行,是書院貴客,不必入庖廚之地。可經過百膳軒時,她聽吳觀說起此處用處,不由心生好奇,索性留下幫忙。
對此,吳觀覺她熱心,便跟隨其後,不加阻攔。
正是備膳時,百膳軒內煙火喧囂。
阿萊敵不過熱氣,身軀一遊,藏入袖裡,再不肯出來。
阿蘿入內,便見學子各自奔忙,或摘菜洗葉,或執刀切斬。各處嘈雜,可聽說話、切砍、水流等聲響,好不熱鬧。
她倍感新奇,圓睜杏眸,打量周遭。
眼前景象,她從未見過。縱是在西市,她也只看攤販叫賣,未見庖丁忙碌。
這令她突然想起蒙蚩。
小時候,蒙蚩教她煮菜,與她並肩,立於灶爐之前。
蒙蚩很高,她太矮,只好搬來小椅、踩踏其上,模仿蒙蚩模樣,烹煮蔬菜。她認真,又愛侍弄煙火,學得很快,惹來蒙蚩誇贊連連。
正回憶著,忽聽身旁人喚道:【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