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過來之後,便同時齊齊地,跪在夏梓麟面前,對著他連連叩起頭來。
一邊叩,一邊念念有詞地齊聲感謝道:“謝謝神仙公子相救,謝謝神仙公子相救……!”
如不是這位自天而降的神仙公子,將大火給熄滅,我們整個鎮上的民眾,都要面臨居無定所的處境。
夏梓麟對大夥兒擺了擺手,同時開口讓大家都平身。
人群中,有一位鬍子花白的老者,從地上爬起來後,就一直在打量著麟世子他們。
他可能在揣測,這兩位年青人來此鎮的目的。
畢竟剛剛發生的那一幕,太讓人感到猝不及防,老人家還在後怕著。
從這位老者身上的穿著,便可以不難猜出,他乃是這個鎮上的靈魂人物。
夏梓麟目光如炬,他此刻也看出了,這個老者乃是貓耳鎮上的奴隸主。便非常奇怪地發問道:“老人家,你們這個鎮上,緣何大白天的會著火?”
是呀,正是午飯時間,家家戶戶都在填火燒飯,主婦們自然都待在廚房裡。怎麼會任由火勢沖到屋頂上,直到威脅到整個鎮上的人家呢?
吟兒接過話補充道:“如果是孩子玩火引發的,為何大人們,不對他們進行教化呢?若不是我們及時趕到,你們這個鎮,就將要化為灰燼了。想想不覺得後怕麼?”
老人家態度很是誠懇地回答道:“兩位公子小姐說的極是,正是老朽今後需要注意的地方。”
這時候,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開口為老人家辯解起來:“兩位遠道而來的哥哥和姐姐,您們有所不知,剛才的大火,並不是因為鎮上的人家不慎引起的,而是藏身在那貓耳山上的,一群流寇們幹的。”
孩子的話音一落,眾人的臉上,立刻都變得驚恐起來。有幾個婦人,用衣袖捂著嘴巴,發出了嗚嗚的哭泣聲。
夏梓麟和吟兒睜大眼睛,同時看向那位老者。
老者來到佳吟他們身邊後,還特意地朝著那山峰上望了一眼,眼神中透著極度的恐懼。
他躊躇了好大一會兒,在夏梓麟鼓勵的眼神下,才下定了決心,開口講起剛才發生的事情。
聲音很小很小,彷彿他將音量放大一點點,就能將山上的匪人引來一般。
老人告訴他倆,由於去年秋上,這一帶遭遇到嚴重的旱災,田裡地裡的農作物全部都枯死,秋上什麼賴以餬口的東西都沒收到。
往年吧,雖說耕作的水平有限,但起碼到了秋上,多多少少還能收到一些,用作餬口。
但是,這一場大旱,硬是讓這一帶的農民們顆粒無收。這以後的日子有多麼艱辛,可想而知。
好在老人在自家的地窖裡,屯了一些陳年的玉米,地瓜和少量的粗麥粉。
他會時不時拿出來一些,接濟手下的這些個奴隸們,幫助他們勉強度日。
雖然糧食不多,但和著野菜和樹根,熬一些稀粥也能保個命,不至於活活地餓死。
鎮上的奴隸們,在老者的帶領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歸,不辭辛苦地勞作,希望秋上能有個好的收成。
可是自打入春以來,正值青黃不接之時,這個地方忽然湧來了一批流寇,他們佔山為王,經常性地出來打劫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