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常會用家徒四壁來形容家道貧寒,可後生子的家裡,連四面木板也沒有啊。
試想,誰家會將女兒嫁給他這麼個,只有一間破茅屋的窮小子呢?
後生子為了早日娶上媳婦,更加開始努力的討生活了。他每天都是早出晚歸,辛勤的在波光浩淼湖水中撒網捕魚。
在一個秋日的傍晚,夕陽染紅了湖面,後生子收起最後一隻漁網,將船靠岸後,準備歸家。
這時候,一位十分美麗的少女,著一身荊釵,含羞帶怯地對他說道:
“這位大哥,小女子來這洲上尋親戚,無奈早已人去屋空尋不見。如今是身無分文,無家可歸,可否去大哥府上逗留數日?”
就這樣,好心的後生將少女收留了下來,一個在家操持,一個外出捕獵,過著相互關懷的日子。
接下來我們都可以想得出來,就像戲文中所寫的那樣,二人日久生情,在村民們的慶賀下,結成了連理。
日子平淡而充實,愛情甜蜜又幸福。
可是,好景不長啊,忽然有一天,一群天兵降臨在二人的小屋前,強行將他家的娘子給帶走了。
臨走前,還算那位天兵頭領有點兒人情味,給了二人告別的時間。
席海的娘子,才將埋藏在心中的秘密告訴了他。
原來,這個女子是天宮中的一位仙娥,因思慕凡人的生活,偷偷來到下界。
剛好降落在席海勞作的地方,經過幾天的仔細觀察,發現他辛勞忠厚,又是一個人孤仃仃的生活。
於是,便生出了愛慕之心,發誓要給他幸福,陪伴他一生一世。
席海早已泣不成聲,跪地哀求那位天兵將領,放過他家娘子。
天兵將領雖然不落忍,但也無可奈何,只能好言相勸,讓席海看開一些。
天宮自有天宮的規矩,這位仙娥壞了規矩,必須要回去接守懲罰。回答完畢,便強行將女子帶回了天宮。
據說,那女子回到天庭後,便被投進了天牢,因思念人間的丈夫,日日落淚,那淚水落在了席海的茅屋前,天長日久,便化成了一湖碧水。
村民們為了紀念那位有情有義的仙姑,便將這裡取名為仙女湖。
這感人的故事,經人們口口相傳,千百年來經久不衰。吸引了無數的人們來這裡參觀遊覽。
在仙娥離開後不久,一位遊僧來到這裡,許是仙女湖的靈氣吸引了他,讓他從此便愛上了這個寧靜美麗的小沙洲。
他選擇了在此定居下來,在席海當年的茅屋對面,建起了一座廟宇,將仙女湖的湖水,引進了廟宇,修建了一個許願池。
僧人為這座廟宇命名為月老廟。
據說,這個許願池因為有仙娥的靈氣,故而來這裡求姻緣最為靈驗。因為仙娥受盡了相思的煎熬,她的夙願便是讓天下的有情人皆成眷屬。
那位大哥介紹到這裡,最後進入總結:“所以,像今天這樣的節日,青年男女們通常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與心上人一起在池中許願。祈求那位深受相思煎熬的仙娥,為了不讓自己慘遭分離的悲劇,再在有情人身上重演,從而施展仙力,保佑彼此可以百年相守,不離不棄。”
大哥說到這裡,頗為興奮地舔了舔因講故事而變得發幹的嘴唇,十分認真地補充道:“這個祈願活動的關健點在於,必須是男女雙方都將玉石投進籠龕中了,這個美好的傳說方能實現。”
女孩兒抿唇一笑,這不就是前世聽過的牛郎織女、董永七仙女嗎?
呵呵,好老套的故事。
但是人們之所以愛聽,也愛口口相傳,那便充分說明瞭一個問題:不論在任何一個層次空間,人們對美好生活和甜蜜愛情的嚮往是一樣的。
男女雙方皆須投進,於本小姐而言,何難?哼,待會兒讓你們看看本小姐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