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上的雎鳩,在暖暖的春風中,關關的唱和著。
水邊已聚焦了許多的青年男女,有一小部分是洲上的本地居民。
有許多是四面八方,慕名而來遊玩的年青人。
二人並肩在沙灘上信步走來,看見前方不遠處,有一群青年男女自發地圍成一個圓圈,裡面傳來一對男女的對歌聲,原來是一對少男少女,正在表達愛慕之情:
這是個十分清秀的少女,放開她清亮的嗓音,向對面的男孩唱道:“觀乎?”
男孩子含情脈脈的應答著:“既且。”
二人相視一笑,合聲又唱:“紅蓼渚,洵忬且樂。”唱完後,二人在眾人的注視之下,手拉著手朝遠處跑去。
這首情歌對於熟讀詩經的麟世子和吟兒,是沒有任何難度的。
因為在詩經鄭風中有一篇,採詩官記錄下來的詩歌,同這對少男少女唱的歌詞,是一模一樣啊。
吟兒甚至都有些懷疑,當初那位採詩官,是不是穿越後來到了這裡,將這裡的民歌,帶回了華夏國度。
朱傳山因為常年從事農業生産,加之他不是本地人,少男少女的歌聲,聽得他是雲裡霧裡,不知所雲。
女孩兒見他一臉的懵圈,在心裡暗自好笑了一番,便開口好心地向他講解起來。
剛才那少女問男孩兒,我們去瞧瞧熱鬧好不?
男孩兒回答說,已經去過了呀,我已經看過一遍了。
姑娘撒嬌地又說,再去看看好嗎?你看島上那麼寬廣又熱鬧,來這裡遊玩的人們,每個人都喜氣洋洋。
朱傳山聽完介紹後,感慨地說:“少年時光才是最美好的,他們的感情是最真誠的,最純潔的,令弟子好生羨慕。”
這時候,為他們當向導的那位當地人,興致勃勃對朱傳山說道:
“朱大人,草民可以帶著幾位大人,去島上的月老村看看,很有民俗特色的,值得一觀。”
麟世子和吟兒聽完後,馬上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月老村,聽這個名字就能感覺到,那一定是個有故事的地方。
女孩兒更是展顏一笑,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式:“如此甚好,煩請這位大哥前面帶路。”
那位隨從一邊帶著他們朝前走,一邊向兩位大人,介紹起這座村莊來。
月老村處在這個渚島的中心位置,最初的村名很是好聽,叫做仙女湖。
說到仙女湖這個名稱,緣於一段,十分美麗動人的古老傳說。
據說在很久以前,島上最貧窮的一戶人家裡,有一個叫席海的後生,從小父母雙亡,他一個人靠打漁為生。
他被村子裡的老人們,稱為最好心,最善良的人。
因為他常常餓著肚子,用自己辛苦掙來的財物,幫助一些孤寡的老人和幼童們。
時光匆匆,很快這位後生便到了十八歲了。
在鄉下,人們千百年來,都有著早婚的習俗。
村裡面同他一樣年紀的男孩們,許多都已成家,兒女繞膝了,可他還是孑然一身。
人們常常會用家徒四壁,來形容家道貧寒。
可後生子的家,連四面木板也沒有啊,試想,誰家會將女兒嫁給一個,只有一間破茅屋的窮小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