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在中間的牽招部不堪一擊,翻寨牆逃跑。蔣奇、沮鴻未想勢如破竹,順利突入,不由大喜。
沮鵠亦認得兩人,急忙開啟路障來接援軍。
未想忽然寨中起火!蔣奇、沮鴻部本就非精銳,一時大亂。原來東寨西面、西寨東面間還有個小門相通,牽招就從此處進退。
繼而劉備率軍從東寨北門外,從後面向蔣奇、沮鴻身後猛擊,牽招亦從側面小門進擊,擠壓、驅趕得蔣奇、沮鴻部士卒四處亂奔,衝入沮鵠寨中。
沮授來救,被張繡球帥騎兵衝突側後,被劉備用車輛堵住,短時間不得過
蔣奇、沮鴻部士卒無處可逃,又非強兵,像羊群一樣,從北向南,衝突沮鵠防區。沮鵠麾下士卒略有些猶豫,沒能刀劍相向把他們堵截、扭轉向北,也就無奈被裹挾著向南邊逃去。
東寨原是裡聚,本就小,南北只幾百步,一些袁軍士卒衝穿寨子,或開啟南門逃跑、或翻牆逃避
牽招率部緊追其後,追亡逐北,忍不住笑道:“蔣奇添做將軍,竟突穿自家營寨,統軍可笑至極。”
沮鵠部被切割成數段,見大勢已去,亦翻牆逃亡,本欲投父親沮授,卻見沮授部在張繡、劉備部之間作戰,心驚膽戰,尋烏澤邊逃去了。
沮授見局面不可收拾,收斂士卒,向北方延津渡口退卻,哪裡常有駐軍,營寨亦堅固。
不論牽招、張繡、劉備部皆人困馬乏,無力追擊,便只派了少些騎兵追躡其後,其餘士卒就地於尚可用的東寨修養。
張繡原屬涼州軍,最恨袁軍,殺起俘虜來,一點不手軟。有部將告到劉備處,劉備嚴令張繡不得殺人、斷腿、斷腳、挖眼……
張繡親將胡車兒就將俘虜臉刺字、切耳或削鼻,方才放歸。
後來,這些敗卒逃歸袁紹酸棗大營引起巨大震動,烏巢被焚燬一夜間傳遍整個酸棗,袁軍上下皆以為糧草不濟,心思動搖,士氣低下,造成一系列連鎖反應。此是後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此時,劉備又面臨新危機,東面負責濮陽、白馬的文丑軍,見烏巢火起,立即點起二萬士卒,前來救援。
等到斷後的張繡騎兵與文丑探馬接戰,抓了兩個俘虜,這才知道和文丑主力相距已不到二十里。一時間,劉備軍只管撒開腳丫子趕路,由於擔心為袁紹堵截,不敢再回西南方浚儀,改道正南,退往段煨、張繡防區
劉備軍車馬急行,直到傍晚,好不容易行到濟水北岸
追趕的文丑也不慢,匯合沮授追將上來,袁軍皆大吼:“擒殺劉備者,賞上千金,封萬戶侯!”
殺聲震天,響徹四野。北方煙塵四起,看上去似有數萬人
前有濟水,後有追兵,眾將士人困馬乏,精疲力竭,面上皆變顏色
牽招道:“文丑至此,看來斷後的張繡已不敵。大王先行過河,我來斷後。”
“大王請先過河,我等斷後”
“妻兒老小,還請大王厚待”
“大王速走”眾將士望向劉備,眼中皆是堅定,與決絕!
劉備環顧四望,麾下士卒大多是幽、青、徐三州老卒,有些隨他征戰十年,或許叫不出部分名字,不論遠近,基本上見過每一個人。
“劉備何德何能,令卿等拋頭顱、灑熱血如此。”劉備忍不住淚灑疆場,踏上戰車頂端,振臂高呼:“本王不走,不論生死,與卿等共!得漢室再起,與卿等共富貴!”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