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明,殺聲漸歇。
河濟間平坦開闊,烏巢營寨矗立期間,殘破蒼涼,煙火升騰而起,歡快跳著舞,不肯停歇。
春風尚冷且弱,吹不散瀰漫的煙塵,只給烏澤增加了一些皺紋。天上的烏鴉借風而起,盤旋不歇,像是在等待…
牽招站在烏巢一座未點燃的塔樓上,捂著鼻子,給劉備指點戰況。
“據俘虜招供,烏巢有一大一小兩寨,西寨乃大寨,因前線袁軍規模日益龐大,只東寨不足屯糧,故而擴建。”
“東寨乃小寨,是之前百姓裡聚,房屋多磚木結構,沮鵠考慮到防火,早在房頂塗了泥,並開挖多處水池。”
天亮之後,劉備軍已攻下不甚堅固之西寨,燒其糧草,這才發現還有小而堅固的東寨。
“可惜,可惜!”張繡某一拍面前的木欄杆:“沮鵠甚是奸猾,見大寨不能守,悄悄退入小寨。”
牽招:“河濟之間地形低窪,頗缺磚石,西寨用土木搭建,面積更廣,故而不如東寨堅固。東寨本有圍牆,又以磚木加固,其中房屋林立,道路曲折,攻打好一陣,卻難以迅速拿下。”
“好不容易擊破蔣奇、破鴻鵠大寨,未想沮授上萬援兵只在十五里外!”張繡不敢直言撤退,但言語中難免有些沮喪。
牽招道:“西寨大而寬敞,東寨狹窄而房屋林立,烏巢存糧應大部分在西寨,俘虜也都這樣說。”
言下之意,這次奇襲目燒掉袁軍大半糧食,作戰目的已經大部分達到,沒有必要繼續攻堅克難。
撤?
不撤?
前有堅寨、後有援軍,奇襲隊連續行軍、作戰,頗為疲倦,不利再戰。
可撤,就能輕易成功撤掉?
沮授就不知道與沮鵠、蔣奇追追蹤於後?袁紹不知道堵截於前?
劉備面臨一生中最大的危機抉擇
長期以來軍事鬥爭和政治生涯,鍛鍊了極為堅韌的神經和細緻入微的大腦,劉備敏銳的把握到一些不同:“袁紹陣中有張合、蔣義渠等大將,為何遣一文士領兵?”
張繡若有所思:“莫非沮授部並非精銳?”
正在此時,留守大營的趙雲、劉燾來報,袁紹遣袁熙、張合、蔣義渠領軍數萬,共擊浚儀大營
劉備大笑:“袁紹不愧非常之人,非常理可度之!”
張繡亦喜:“大王帥正兵列於前,屬下帥騎兵從側後擊之,必能破沮授!”
劉備搖搖頭,只說如此
……
沮授夜裡半路遇到敗退的蔣奇,仔細問其情況,瞭解到烏巢西寨陷落,東寨尚在堅守,沮鵠仍在堅守,大喜過望:“可再戰否?劉備屢前戰獲勝,必定輕敵,只需猛烈攻之,必定破敵!”
蔣奇怕被袁紹責罰救援不利、敗軍之罪,急道:“願意為前鋒,只恨兵少。”
沮授答應增其,急行到烏澤,已近午時,見牽招軍正攻打烏巢東寨,已破入寨中北門,見沮鵠依靠林林房屋、堵塞道路巷戰,急忙催兵。又派遣信騎,告知沮鵠,前後夾擊。
沮授多謀而謹慎,派遣蔣奇與部將沮鴻領五千兵進攻北門,自領五千在側後壓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