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甲、竹甲生產成本不到棉甲、鐵甲五分之一,對刀劍也有頗佳防禦力,實乃南方溼熱地區必備良甲。
可惜,工匠門不得要領,缺乏在關鍵技術上的突破,兩者的防禦力一直不過關,遠遠達不到南蠻藤甲刀箭不入的水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就連抓來的越人,繳獲的越甲,也並不足夠高明,安東也沒有足夠資源製作越人也算稀有的犀甲、鱷魚甲
如何才能製作出價廉物美,防禦過關的盔甲呢?
……
整個安東軍核心智士,荀攸、魯肅、劉曄、糜竺……皆宵衣旰食,以改進盔甲
繼鐵札甲、布罩甲、犀甲,不過關的藤甲、竹甲後,紙甲就這樣提上日程
紙本柔弱,用來做甲,無論怎麼看也不靠譜
然,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剛。
紙擁有頗佳柔韌性,重量比鐵甲為輕,一層不夠就十層、二十層、五十層……累起來就不可小視。
用水浸溼後,甚至能做到:勁矢入而不穿。
紙甲原料可以取自南方遍佈的草、麻、藤、竹、樹皮、廢舊書籍賬簿……來源極為廣泛和便宜。
工藝也很簡單,不過揉、壓、晾、縫等,不需要像札甲那樣數百甲片手工一片一片打孔、磨製、縫製,可透過分解工序批次生產。
故而紙甲成本和工時,在所有甲冑當中最為便宜,僅有鐵札甲十分之一不到
紙甲樣品一問世,就得到了荀攸、張飛、魯肅、徐嶽等人極大關注,因為特別適合南方潮溼高溫地帶,特別適合各類丘陵山地,特別適合水軍使用。
張飛拿到樣品後,興奮地丟下軍隊,從前線跑回淮安:“兄長,紙甲防禦力甚佳,五十步內,強弩不能洞穿!當然也有缺點,對袁軍重劍、大斧、大戟防禦頗弱於鐵甲。
如今軍中披鐵甲者,萬人中不過兩千,其餘者不過皮甲、布衣。
若能製作數萬紙甲,予弓弩兵、輕兵、民兵皆裝之,我之戰力必遠甚於袁術。
飛請為前鋒,不克淮南誓不還!”
全軍皆甲!
誰說張飛無謀略?
張飛敢想啊!
在鐵甲率同為20的情況下,使80士卒全部披上紙甲,以鐵甲士攻堅,以紙甲兵放箭、迂迴,同時平衡了硬拼能力與機動能力。
或將紙甲兵皆上漆,裝作鐵甲,混合編制,十萬士卒十萬甲,美如畫,嚇死人。
“翼德,輕聲!”
劉備伸出兩手,向下虛按:
“紙甲頗易仿製,故為絕密,切記,切記。
十萬紙甲,數月可備齊。
望卿日日操練,厚養士卒,切勿怠慢。
開疆拓土曰桓,闢土服遠曰桓。凱旋之日,卿當作桓侯!”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