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牽招要求做前鋒,與吳匡、張璋決一死戰。
“陣前鬥將,偏陴之事,讓張飛、趙雲、管承去就是,卿為我副將,當於中軍指揮。”劉備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張飛、趙雲、管承、潘宮等諸將把各種車輛往各個道口、宮門一堆,在後面立上盾牌、長矛長戟,吳匡、張璋、曹操根本過不來。
劉備又派遣士卒持弓弩盾牌上屋、上牆,吳匡、張璋來攻時,皆伏住不動。
待到曹操來攻擊時,眾弓弩一齊齊射,箭如雨下,矢如蝗飛。曹操身中數箭,跌倒在地,身邊之兵盡數披靡倒地。
吳匡也知道袁紹有削弱大將軍舊部之意,出工不出力,不上前營救。
劉備陣中皆歡呼。
卻見曹軍一小將披掛兩層、率領數十個個甲士,皆手持兩層盾牌,突出陣前救援曹操。
劉軍再射,砰砰砰,全部插在盾牌上,如同刺蝟。
“看我的!”
“讓我來!”趙雲、牽招皆滿弓射擊,連盾帶人射倒兩個,可惜雙盾太厚,受傷不重,和曹操一併為其他人救走。
牽招繼續求戰“我父早逝,恩師如父,若不能追殺仇敵,如何立蒼天之下?”
袁紹、曹操與劉備關係惡劣,對手的普通朋友是可以爭取的物件,劉備當然不願意過分與大將軍舊部交惡。兩漢重孝道,父仇不共戴天,劉備又不能不同意牽招搬開車輛帥騎兵出擊。
“你去可以,我另遣張飛趙雲迂迴側後協助你,但要答應一個條件――只誅首惡勿問協從!”
殺!
吳匡、張璋等本大將軍屬下,現在何家男人幾乎死光了,不知道前途如何,皆無戰意,紛紛逃竄。
“賊將授首!”牽招拍馬追到,一槍挑飛張璋。
趙雲、張飛則追殺吳匡和重傷的曹操。宮中有不少亭臺樓閣,便於步兵防守,曹操方畢竟兵力佔了優勢,先前救走曹操那名青年,死死守住一座宮門,身上中了七八根箭矢不退,將劉備的騎兵阻擋在門外。
“你是何人,如此勇猛?”牽招已得了張璋之首,仇恨已有一個交待,為了減少損失,只好作罷。
“譙縣曹洪!”
。。。
袁紹沒時間理睬劉備,在雒陽宮殿中清掃宦官,既是士大夫亙古未有的揚眉吐氣之事,也是大逆不道、藐視君權的惡劣之行。他抓緊時間,日夜不停進攻北宮諸宮殿,想要站在輿論制高點,掌握帝國大權,就必須迅速找回少帝。袁紹一向珍惜名譽、愛惜羽毛,因為在這個時代,名望就是資本,可以換成權力、財富、軍隊。
張讓、段珪、宋典、畢嵐等中常侍知道無法戰勝,遂帶著小皇帝、陳留王,從雒陽北面的谷門向北邙山逃竄,意圖到小平津坐船逃走。只有尚書盧植、酈炎師徒發現後跟了上去。
此時雒陽城中已經亂成一鍋粥,士卒、豪俠、流氓四處搶劫,公卿百官、富家大戶皆明哲保身,閉門拒守,沒有人願意站在必將失敗的宦官一黨,只是派出一些家丁打聽戰況。以至於張讓等人逃竄時竟沒多少人察覺。
等到袁紹、袁術、袁隗發現時,已經到了下午,手下士卒們大多散開來,忙著四處洗劫宮中珍寶,沒有成建制的隊伍。袁紹也不知道皇帝逃向何方,跟河南尹王允一商量,就把數百官吏、親衛派出,十個一組,向北分頭尋找。
河南中部掾閔貢運氣好,帶著十幾個小吏,循著盧植留下的痕跡,找到小平江津,此時張讓等人正焦急地尋找渡船。
閔貢厲聲質斥責張讓等人:“今天你們不自剄,我就盡數殺掉你們!”
盧植說:“不可,宦官輔佐皇帝,乃是大漢舊制。”
“司隸校尉嚴令如此,誅殺所有宦官!”閔貢帶著手下與宦官廝殺,斬殺數人。
張讓等人惶恐,哭泣一片,磕頭求救於皇帝劉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