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啦!不好啦!”負責靜海農事的從弟劉儒驚慌失措地前來報告,整個人溼漉漉地如落湯雞般。
原來在軍議爭論不休同時,出了件滔天大事。
農曆四月的天,說變就變,連降大雨暴雨,河流發生洪災,渤海大規模海嘯,浪高數米,吞地淹人,漁陽、渤海、右北平、遼西等環渤海郡國多遭到海侵――此時,劉備不還無從知曉這次洪災、海侵不僅侷限在渤海西北岸,對整個幽冀青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出師不利!
劉備捶胸頓足:“還爭什麼?以現在的狀況,難道可以出兵嗎?趕快救災吧!”
五郡無數百姓葬身魚腹,無數農田被海水淹沒,無數人流離失所。換做後世的話說就是失聯數萬人,無家可歸十數萬人。
靜海亦被海侵,幸虧有海堤,海浪因越過海堤威力大大減小,只侵溼了靜海東側的灘塗、農田、房屋,百姓生命倒沒有多少損失。
劫後餘生者,紛紛稱讚劉備幾年前修健海堤的義措,不少百姓哭著叫著要給劉備立生祠。
劉備此時根本沒有因為海堤感到一絲一毫的欣慰,他既擔心百姓的救援與安置,更擔心渤海東面的人――王榮、夏侯博、烏敏英。。。還有嫡長子劉茂。他們不久前得了訊息,正率軍乘船從耽羅島、樂浪前來靜海的途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以木船、中小船為航海工具的漢代,海嘯巨浪大雨大風會造成什麼惡果,在海邊生活和每個人知道!
現在只能祈禱他們僥倖避過海嘯。
。。。
連續救災三日,公孫範、公孫續每日求見數次,懇求劉備出兵:“若再不救援,伯圭怕要斷糧了。”
此時劉備每日除了救災就是望著東面的渤海發愣,誰勸也無動於衷:“如今夏侯大哥,榮妹、敏英等生死不知,我方寸已亂,根本無法無法指揮軍隊,或者你們自行突破防線運糧食,我命鮮于輔助你。”
公孫範只好答應。盧龍道或者海邊道路爭的只是利益,劉虞和公孫家在救出公孫瓚上還是一致的。
此時,劉虞來到靜海,參與救災,他命令鮮于輔等帥步騎兵三千,與公孫範一起走盧龍塞翻山越嶺前往救援。
鮮于輔、公孫範出發半日後,王榮、夏侯博的艦隊,奇蹟般的出現在靜海港以東的海平線。
夏侯博興奮地下船:“黃海的風浪更要大些,我們早早在沓氏大連金州)停泊,幸而躲過風浪,有二艘船破損,人員損失不大。”
劉虞此時建議劉備:“海邊道泥濘難行,建議走盧龍道,發大軍前往,追上前鋒鮮于輔,我們必能勝。”
劉備面臨的是與歷史上曹操徵塌頓同樣的問題,想走海邊道不成,遇到天降大雨,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隨後以田疇為嚮導,改走盧龍道。
可劉備會走盧龍道麼?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