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漢起 > 第424章 郡國大水

第424章 郡國大水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金牌縣令 寒門敗類 我在西晉送饅頭 山賊的自我修養 戰爭服務公司 將白 三國我為皇 大梁貴婿 絕世寵臣 大唐皇爺 民國之國術宗師 帝國狂夫 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聽心聲 漢起 武帝李智 我成了反派城主心腹 寒門狂婿 魏傷 我在三國做山賊 新唐萬歲爺

四月下旬

從雒陽來的去卑、牽招、張遼、劉朗、吳嶽等帥千餘人趕到,十分驚訝地發現,靜海周邊已經匯聚了上萬士卒,數十將領。而且在劉虞的命令下、劉備的吸引下,幽州的騎兵、強弩士、甲士、遊俠還在不斷匯聚增加。

“匈奴人若有漢人十分之一,天下何足道!”

去卑異常的羨慕,他是一個很矛盾的人,胡卻很深,擁有劉氏dna,崇尚漢學,同時不忘剃頭、胡服騎射。

去卑知道,在東方,屬於匈奴人的時代已經過去,草原內外的霸主是東胡系的鮮卑,其次是與鮮卑語言、習俗相近的烏桓。去卑想做的是藉助大漢國力、藉助有實力之人保持自己的地位,在越來越亂的中原、草原掙扎求存、發展壯大。

不是所有匈奴人作如此,至少須卜氏遠遠滴看著草原上的西匈奴,打算不斷積累力量,等待中部鮮卑犯錯誤,等待大漢陷入混亂,像一群狼一樣,用暗夜中幽綠的眼睛盯著獵物。

。。。

夏日的一場暴雨後,天氣涼爽,空氣清新,眾將濟濟一堂,商討救援的策略。

作為監督眾將的護軍司馬、劉虞代言人,州從事張逸用長筆指點巨大地圖:“救援柳城有兩條途徑,其一海邊道,走碣石沿旁海道,經過遼西、遼東與大海之間的烏桓屬國,北上柳城。

其二盧龍道,走密雲或者盧龍塞,進入燕山群山,經過平岡,循著山谷、大淩河谷,亦入柳城。

海邊道平坦易行,適合騎兵作戰。盧龍道險峻多山谷,適合混步騎混編。

我方騎兵不足,建議走第二條盧龍道。”

第一條海邊道相當於後世山海關到錦州,第二條路是西漢時期的山道。

公孫範:“不然,應走第一條海邊道。

伯珪擔任降虜校尉、兼領遼東屬國都尉之後,意圖收復烏桓屬國,與丘力居、塌頓等多次大戰得勝,結果是丘力居、塌頓等大部分烏桓逃亡出塞,小部分投降。

伯珪遂遮斷屬國與塞外聯絡,屯兵、放牧、屯田於昌黎義縣)、徒河錦州)周邊,一年收粟麥數十萬石,兵力大勝,遂有剿滅烏桓、鮮卑之志。

城池、田地、牧場多在海邊,自然該走海邊道。”

鮮于輔譏笑道:“好個剿滅烏桓、鮮卑之志,結果可想而知,公孫校尉初期大勝,趁勝追擊過於深入,被東部鮮卑和烏桓丘力居、塌頓等合力圍困在柳城附近。

烏桓、鮮卑遂反攻烏桓屬國,劉幽州多次救援,走海邊道的無一次成功。反倒是以精兵走盧龍道,翻山越嶺給公孫校尉成功運了兩次糧食。”

公孫範:“不對,我們的戰略目標應該分兩步走。第一步收復屬國,第二步救援伯珪。。。”

劉備聽兩邊爭論,漸漸回過味來:張逸、鮮于輔隸屬於幽州牧劉虞鐵桿,堅持以少量精銳走盧龍道。人少當然不足以將被困的數千士卒都救出來,但只需救出公孫瓚和屬下部分軍官就行,對劉虞而言既可給皇帝大將軍三公交代過去。而公孫瓚失去了大量部眾,很可能皇帝被降職或下獄,之後就不得不低聲下氣給劉虞當小弟。

劉虞不愧是九卿、州牧,真是精準的算計!

劉備明白公孫範考慮得更多,俗話說將軍難免陣上亡,從沒有百戰不殆的將軍,公孫瓚失敗一次並不可怕,可怕得是失去烏桓屬國,不僅罪加一等,也等於幾年來公孫瓚等人的拼命作戰付之動流。

此外,烏桓屬國地廣人稀,除了昌黎、徒河兩座城,大部分地區已經再次丟掉。公孫氏、田氏、劉緯臺、李移子等不少豪族、商賈在烏桓屬國擁有房屋農田牧場。

。。。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