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復甦,草木青翠,淺草新才能沒馬蹄,春日踏青出遊,青年男女偶爾手捱到手,心中都會起波瀾起伏,數日不能平靜。
其中的溫馨、眷戀,不足與外人道焉。
劉備藉此機會,替陳群向蔡邕提親。
蔡邕板著臉說:“我女不嫁寒家!”
陳寔生前屢次得到三公徵辟,葬禮得到大將軍親自出席,家族竟然被當做寒家,這在劉備看來是多麼可笑的一件事情。
劉備:“陳群有傑出的才幹,三公之偉噐宇。”九品中正制的未來締造者陳群能差麼
蔡邕卻不知道:“聽說大將軍何進本已經決定徵辟陳群之父陳紀,但目前陳紀、陳群得守孝,不可能出來做官。
守孝三年後,誰知道會怎樣呢,大將軍或許把陳家都忘了吧!”
蔡邕可不覺得女兒可以等三年。
蔡邕還知道陳家黨錮二十年沒人出仕,知道陳家貧窮,田地少,連傭人都沒有,需要自己下地耕田,需要抄書補貼家用。知道陳家缺乏兄弟、支脈,底蘊單薄。
陳家三君聞名潁川,陳群之祖父是很了不起,叔父陳諶也做過司空掾,但都已經去世,三君裡唯一剩下的陳紀已經60歲,目前病了,不知道還能活幾年。
蔡邕甚至推測陳群服祖父之喪後幾年,或許不得不為父親服喪,三年復三年,或者一年復一年,就算陳群有超強的能力和運氣,仕途兩次被打斷,三十歲之前,也別想有大作為。意味著陳家的貧困和不高的社會地位,至少還要維持十年。
尊嚴被蔡邕一點點撕破。陳群漲紅了臉,想辯駁,卻不知道從何處辯起。他父親四十歲才生了他,原因就是窮,結婚晚。因為黨錮,也沒能正兒八經的出仕。陳家相對於其他家世家豪族來說,太貧窮。本就是至誠君子,陳群確實不想撒謊。
蔡邕毫不在意陳群豬肝一樣的臉色,繼續旁若無人地點評:“陳寔與鍾皓、荀淑、韓韶合稱為“潁川四長”,陳家也與荀、鍾兩家有很好的關係,可這都是陳寔個人帶來的,並不是說陳家就能與荀、韓、鍾三家並列。”
例如荀家,雖然也因為黨錮耽誤了十多年,但他們有已經做縣令的荀攸,舉為孝廉的荀彧,還有名氣不小的荀諶,荀爽的名氣則要比陳紀大一些,荀家富有、人口眾多,甚至有族學,是世代兩千石的世家。陳家只有家學,只是耕讀之家。
。。。
蔡邕的直爽和直接,彷彿一把直刺內心的寶劍,將陳群刺的體無完膚。
蔡邕毫不留情面的拒絕,打破了陳群的幻想,打破他了過去20餘年裡透過勤奮學習、天資聰穎、交友寬闊建立起來的自信,比祖父去世時更加抑鬱。
劉備則恨不得扇自己兩耳光,本想著做件好事,結果給陳氏造成了更多的麻煩。
。。。
荀彧的妻子唐氏對蔡昭姬說:“陳家郎君才華出眾,用心專一,想必是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