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的星際戰士培養機制其實相當明確。
最核心的,就是‘星際戰士培養基地’,又名新血基地。
新血基地會從聯盟各地,‘挑選’少年,進入其中進行訓練。基地的位置其實不固定,每一期會有不同,但
訓練時間一般都在一年左右。
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顧航利用恩賜點數,進行篩選培訓的過程。
培訓完成的星際戰士,則按照各自不同的性格、天賦、偏好,接受不同的基因種子植入手術——其實可選項也就只有四個。天賦最好的,去不死鳥和黃泉鷗;性格最爆裂的,去血鯊;最沉穩的,去龍王之矛;挑剩下的,那就接受‘次等無限基因種子’,去怒焰和新世火炬。
受聯盟控制最深不死鳥、黃泉鷗、新世火炬、怒焰這四個團,所有的新兵,全部都是從新血基地來的。
血鯊和龍王之矛則有點不一樣。他們都有自己的母星,雖然是在聯盟的管轄範圍之內,但是聯盟相當尊重他們的戰團傳統。如果他們想要從本地徵兵,也是可以的。
他們也試圖自己徵兵過,聯盟沒有給任何限制,設定任何阻礙。
但是,很快他們就放棄了。
人是有惰性的,帝皇的天使也一樣。
自己徵兵費半天勁,耗資巨大不說,手術成功率還沒得保障;好不容易成功幾個,素質也就那樣。
換了以前,新兵素質低,是理所應當的,不然指望剛剛成為星際戰士的新血,就擁有老兵的戰鬥力?那不現實,再嚴酷的戰團,也總要給人成長的時間的。
但是,自從接受了聯盟提供的新血之後,這種‘原始’的新兵招募方式,就實在太讓人難以忍受了。
人家給的,手術成功率又高,95%以上;素質又高,幾乎即插即用,哪怕沒有老兵的水平也差不多了;裡面出精英的機率也高,實力特別出眾的,在整個戰團之中都能夠迅速脫穎而出,成為骨幹。
享受過這些待遇,誰還能耐得住,費勁自己弄新血?
以前的時候,龍王之矛和血鯊裡面的守舊派,還能發得出聲音,讓戰團減少接收聯盟新血的比例。但隨著戰團內部,聯盟人的濃度越來越高,甚至現在已經有四成以上都是聯盟人的時候,那整個戰團的徹底聯盟化,就再也擋不住了。
在這兩個戰團裡面,聯盟人的上升通道已經被開啟。
謝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是比較早的一批加入到血鯊戰團的聯盟人,參加過鐵鎧戰爭的末期,並且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嶄露頭角。
不過,一開始血鯊內部的守舊派勢力,還是比較龐大的。謝宏在戰團內部的升遷並不順利,手裡殺出來了很漂亮的戰績,並且還展露出了冷漠且兇悍的指揮能力,非常符合血鯊戰團的調性,可就是升不太上去,混了半天,也就是個普普通通計程車官角色,手下帶著十號人就到頭了。
直到血鯊戰團內部的天花板取消,他才一飛沖天,直接成為了第九連的連長。
他這個連,聯盟人的佔比高達90%。
此番,來到無極星執行任務,算是他頭一回以連長的身份帶隊,他決心要打得犀利漂亮。
帶著七十名戰士,坐車到達了最近的位置,駕駛員開火,掃了附近的敵人後,他們全員迅速下車,朝著最近的敵人狂奔而去。
手中的爆彈槍轟鳴,眼前的敵人當即被清理一空。
而後,他們就一頭撞上了同為星際戰士的一支混編隊伍。
雙方人數相仿,並且是在猝然之間,迎面接敵。
雙方短暫的槍火對射之後,就陷入了近戰之中。
掏出動力斧、鏈鋸斧、雷神錘等各類兇猛近戰武器的血鯊們,沉默而冷酷的展開了一場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