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苦衷就是甩不掉你,好不容易把你騙出長安,可以讓陛下納我為妃,誰知道你又鬧出謀反這出戲碼,你知不知道,陛下龍顏大怒差點因為你不要我了,本來要封的貴妃的,因為這事,硬是降成了普通等級的嬪妃。”
此刻的她只是一具空殼,把排練好的臺詞說出來而已,她不敢仔細想自己究竟在說什麼,她在極盡所能的表現著卑劣。
李珛仍舊是不信:“不管你怎麼說,我都會記得我答應過你的話。不管你想要什麼,想要怎麼樣,我都依著你,但……”就像當年約好的那樣:“我這一生絕不會忘記你。”
承歡默然冷笑:“隨便你,只要你不來煩我便好,陛下決定讓你滾到嶺南去。和上官臻赫一南一北,倒是對稱。”她掃了眼伸冷著臉始終站在一邊的醇風:“快帶我出去吧,囚牢裡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又冷又潮。”
醇風走在前面帶她出去。
“承歡——”李珛在囚牢中跟隨著她的身影:“早知道你要離開我,我在戰敗那刻就應該自刎!”
“我不稀罕你的命,你的命自己收好!”
承歡不覺加快了步子,她怕眼淚在這一瞬間決堤。戴安跟在她旁邊,低著頭偷看她,承歡睥睨他,笑著說:“怎麼?戴公公,我臉上有什麼東西嗎?”
“主子恕罪。”戴安慌忙低下頭,畏懼承歡淩厲的眼神。
承歡料想是李珵瑞指使戴安觀察她的表情的,想看看她對李珛有沒有不捨的眼淚。承歡哼著小曲,出了天牢大門,一路回宮。坐在車中的承歡,捂著自己的嘴巴,不叫左右衛隊聽到她的哭聲,能放聲大哭在此刻成了最奢侈的事情。
李珛,為什麼那樣相信她,他應該被她的狠話傷的體無完膚,發怒反罵她才對的。那樣的話,戴安他們回去稟告皇帝,讓皇帝以為他們情緣已盡才能放過他。
為什麼他還會說出永不相忘這樣的話。
知不知道這會要了他的命。
他若還把她記在心間,皇帝一定會殺了他。
暖洋洋的六月天,比深冬都要冷。
失聲痛哭上)
朝中大臣對李珵瑞這位新君的共識是,確實是一位仁愛勤政的帝王,但就怕他像李隆基那樣因為美色將王朝從繁盛帶入衰敗。而且李珛謀反的直接起因就是爭奪李珵瑞寵愛的葉承歡。
這個女人在皇帝還在做太子的時候,就已經在太子和上官小侯爺之間捲起過風浪,差點害的太子之位被廢黜,現在更甚,竟然能夠讓李珛起兵造反。繼續留著她不知道還會引出什麼事端來。
有不怕死的大臣上疏希望皇帝驅逐此女。結果群臣發現,縱然皇帝在政事上英明仁惠,但觸及到葉承歡三個字就會失去理智,妄加評議者一概革職流放。
葉承歡三個字成了禁忌,無人敢提,順帶著璟王的謀反一事也刻意被擱置。
李珵瑞聽了戴安和醇風的稟告。
顯然承歡並沒有斬斷李珛的情思,李珛還對她一片痴情,想來也是,肯為承歡起兵謀逆,又豈會因為她短短幾句話便心灰意冷放棄她。
不過,他已經放承歡去見勸過李珛,是李珛執迷不悟,怪不得他了。
李珵瑞決定把李珛這個心頭刺拔去,不過要等到承歡足夠冷靜的時候,現在殺了李珛,承歡保不齊寧可帶上孩子也會自盡。承歡怕惹火李珵瑞,也刻意迴避,李珛一直被關在獄中。
雖然還沒有舉行冊封儀式,但左右已經稱呼承歡為麗妃娘娘。
皇帝沒給她指定寢殿,所以一直仍住在蓬萊殿。她雖不張揚,但得寵的勢頭都看得出來,巴結她的人不計其數。現在聽說她又懷了身孕,一旦誕下皇子,以後會不會扳倒皇後都未可知。
作為承歡的貼身侍女,碧玉行走宮中,內務府的大小官員也笑臉相迎,很怕得罪了她。
太皇太後的壽誕因為負責操辦的紀王李凜去追逃妻而耽擱了不少日子,等到一切操辦妥當,自己的兒子在狩獵場被自己的孫子殺死。一夜之間宮廷全部掛上了白幡,新帝下令全國停止任何喜慶活動,舉國大喪。
她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兒子,地位卻步步高昇。從皇後到太後,又從太後到太皇太後。
這是世間最痛苦的晉升。
她真的厭煩了,幾十年的宮廷鬥爭沒完沒了。所以當安太後跑來向她哭訴皇帝因為寵溺妖姬對她這個做母後的無禮的時候,她聽完後,只淡說了一句:“民間還講兒大不由娘,他現在貴為天子,寵幸哪宮女子是他的權利。”
“但是陛下讓那個妖女住在蓬萊殿!蓬萊殿是什麼地方,是隨便哪個女子都能住的嗎?陛下怎麼可以無視祖制?!”
太皇太後慨嘆道:“又是祖制……”
“母後,只有你可以勸陛下回心轉意,鄙棄妖女。”
太皇太後看著安太後搖搖頭,心想這個女人做皇後的時候和後宮的嬪妃鬥,害死了昭王的母親,現在成了太後又要管兒子的寵愛哪個女子。好像她對宮廷爭鬥有使不完的熱情,只要宮裡還有女人,她就不會收手。
“待到機會合適,哀家會勸陛下的。哀家累了,想先歇著了。”
安太後不情不願:“母後,那個叫承歡的原本是上官臻赫的女人,來歷不明,不知道和多少男人有染,現在她居然懷有四個月的身孕,如果生出來的是男嬰,就是皇長子,到時候可怎麼是好?”
“衛子夫,趙飛燕哪個出身高貴?帝王喜歡就好,太後何必操心。皇帝龍脈延續是普天同慶的喜事,太後心急什麼。”太皇太後冷冷的又說了一遍:“哀家累了,太後可以回宮了,叫哀家靜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