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看去,亦是一彎圓月。
既借月之意蘊,自然要全程保持和諧一致,拱橋半月,攪月光於一處,橫看側看,彷彿都有一輪月亮,只是隨時借而變,或彎或圓罷了。
橋身雖然沒有什麼裝飾,但欄杆上每隔半米就會有一個成年人兩個巴掌大小的透明玻璃明珠,閃爍著點點星光。
想來與前面星月臺上的星光珠子有一致的材料和製成辦法。
只不過這個小一些,且玻璃珠內像是洇暈了點點的雲霧氣,整體感覺更柔和,更朦朧些。
黃先生補充道:
“故而,此橋我們取了個別名——星月橋,與前面的星月臺保持一致。都是摘星攬月的一部分嘛。”
說著,踏過星月橋,準備開始攀爬天梯。
…
一場攀爬下來,是精神的洗禮,也是體力的昇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仇百渡還好,馬其軒和黃先生都喘的不行。
他們回去的時候走的是另一條道,直接乘坐飛碟圓盤代步了很長一段。
這一條道,是文旅圈,休閒圈以及運動圈三個圈層的重要交叉點,也是第三大主題——如夢令——候鳥棲息地。
華國的著名詩人曾寫過一首廣為流傳的詩句,名為如夢令: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是詩人在回家之時的情景。
正適合歸途。
這個想法最初就是仇百渡提出來的。
規劃院採納了這個設想。
並且更加深入,更加完善了。
整個候鳥棲息地與時光琥珀主題湖泊相連線,“如夢令”場地內部沒有凝固的鋼筋鐵骨建築,只有適宜候鳥棲息的生態環境,珊瑚水草,游魚小蛙,水鴨水鳥,荷花幾簇,蘆葦一片。
等到候鳥經過,群鳥爭豔,又是一番新的天地與景象。
…
“如夢令”,可不僅僅只是一個供候鳥棲息的臨時場所,更是人們感受自然,欣賞文化,休閒娛樂的重要平臺。
貫穿整個中央公園地界的保留鐵軌將會直接穿過水麵,浮於水面之上。
形成水上鐵軌。
水上鐵軌會經過上善臺區域,形成遊覽軸線。
上善臺主要是作為武術文化表演的場地,上善臺區域卻並不僅僅只是武術文化。
區域內還包括了一些歌舞展臺,漢服展臺,生態文化展臺,科普展臺等等。
這些展臺的形式大多以玉石蓮花為主,偶爾也有吊腳竹樓的形態,或漂浮於水面,或屹立於水中,形式豐富多樣,而人站在其上表演,更是精彩紛呈。
或是直接步行於鐵軌之上,或是乘一朵蓮花船,順萬燈而遊,即可參觀到所有的表演,也可以順自己的心意任意挑選。
這片區域是最有活力、最有生態潛力的中央公園之肺部,也將會是上海的文化活動核心。
未來,這裡會集中地展現上海的風情勝景,自然生態,人文藝術,吸引力十足的文化魅力。
願所有至此地者,如夢如幻,明瞭歸途,有所收穫。
喜歡神異分解機請大家收藏:()神異分解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