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滅與新生的定義界限究竟在哪裡?
仇百度覺得這其實是一個他沒法回答的哲學問題。
但他能肯定的是,人在直面那種畫面和場景的時候,是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的。
就比如說小時候課本中一張廢墟里長出一朵雛菊的照片,那種看了一眼就彷彿觸動了心靈的震撼,是所有人都具備的能力。
他從前就一直堅信,美的東西是能夠直觀的讓人感受到並且領悟到的東西,也許並不是那些抽象畫裡面奇奇怪怪的形狀和線條,而是一束陽光撒下來,正好有一個耀眼的斑塊跳躍到了少女閉上眼微翹的睫毛之上。
毀滅與新生在仇百度他的理解中其實也屬於美的一個話題。
所以在他過往的所有建築設計作業中,後來一度公司的一次又一次訂單中,他總是竭力想表達出那種美的韻律,把這種對美的感受和嚮往的思想傳遞出去,傳達給每一個人。
…
仇百度選擇了一塊靠近鐵軌到一塊低窪地。
一塊五米見方的地,其中恰好有一個完整的框架結構殘留,可以單獨的留下來。
鐵軌是這塊地一邊的邊緣。
其他地勢較低的低窪處的邊界線,仇百度用一種特殊的不透水的植物圍了起來,然後把這一塊低窪處灌入一部分的水,大概是地勢高差的三分之一左右。
最終形成三分之二水面,三分之一高地,高地之上有鐵軌的地塊形態。
作為保鮮膜的植物,仇百度已經搞定了。
他嫁接了當年用來做攀爬網材料的藤蔓,做展示平臺用的水晶蓮花,和一種頭髮絲一樣的海草,最終形成了一種透明的,晶晶亮亮的頭髮絲一樣的水生藤蔓,這種藤蔓唯一的作用就是形成真空。
只需要撒下種子,倒一些無色能量液作為引導,這種藤蔓會順著無色能量液所浸染的地方瘋狂生長,最終將需要保留的東西完全包裹起來,並且逐漸透過另外的交換,讓藤蔓包裹的區域逐漸變為真空。
從外面看上去,就像是那些生鏽的鋼筋鐵骨,被一種在陽光下會有一些細碎的晶瑩的光的透明果凍狀物體包裹了,就像是被固定到了水晶、玻璃裡面,但是看上去又比水晶、玻璃軟一些。
彷彿留住了時光。
乍一眼看去,過去就定格在這裡,又有一半浸在水中,奠定了一種奇異又蒼涼的基調。
水晶果凍狀的透明藤蔓在水中和空氣中表現出不同的狀態。
在空氣中,在陽光下,就是那種裡面撒了很多金粉銀粉的透明水晶的光芒反射,很細碎,並不會灼傷眼球,但又非常耀眼。
在水中,陽光經過二次折射,那透明的藤蔓彷彿把水的粼粼波光也吸納了進去,並且隨著水流的波動和陽光的或跳躍或暗淡綻放出不一樣的生命活力,彷彿形成了一首韻律上佳的樂曲,光芒就是五線譜上面的樂符,隨著時間的推移或快或慢地靈活跳躍。
時間的靜止和運動彷彿在這種美麗中得到了統一。
仇百度搓了搓手指,感覺還挺滿意,並把它命名為“玻璃藤蔓”。
鐵軌保留下來,但也不可能單純的保留,不進行創意的改造。
已經被人們廢棄的破爛,雖然並不意味著它們本身沒有價值了,但也表明了他們此時在這種狀態對於此時的人們沒有相對足夠的價值。
這個時候,想要讓它煥發出新的活力,一方面要開發出它本身存在的價值,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補足人們期待的價值。
道理其實很簡單,假設你家原本有一塊地,以前種著蘋果樹,為你家的富裕貢獻了不少,如今時代變了,同樣是這塊地,種上櫻桃的價值是種上蘋果的100倍,於是在你的心目中,這塊地的價值提升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