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北叫來婆子,把大哥石東抬到石西房裡,三兄弟相聚在一間房裡,共同探討這未來少夫人的來路大事。
“石西,再好好想想……”
大哥石東身為四兄弟裡的老大,行事沉穩話不多,是四人裡的主心骨,他初聽到世子爺心悅水家小娘子的事也是震驚莫名,不過這會兒冷靜下來,不僅自己回憶著有可能他們沒注意的地方,還催著石西絞盡腦汁。
“這,這我也是實在……誒,等等,三條巷,水家,莫不是惠平城東小巷子裡那家魚貨店?”
石西突然靈光一現,石東頓時也有了點印象。
“是那家有魚餃賣的小店?”
“對,對,就是那家,聽鐵大姑說過,侯爺當年在南邊的時候最愛吃魚餃,世子爺在茶樓裡聽人說起這家小店,就專程過去嘗了嘗。”
果然不愧是侯爺愛吃的,那白生生的小魚餃入口彈滑鮮美,跟京城常見的水餃比起來,是另一種風味!
石北聽得神往,“那家店的魚餃定然香得很,不然怎麼能把世子爺都迷住呢!”
美味常同美人伴,豆腐西施,包子嬌娘,美豔廚孃的故事,小話本裡多的是咧!
石北瞬間為世子爺腦補出了上千字的小話本……之所以字數沒上萬是他腦速不夠。
石東石西對望一眼,不約而同地想起那家魚餃店裡那位身材矮胖,小眼闊口,算帳算得賊精的年輕婦人。
又不約而同地搖了搖頭。
不可能!
那是個婦人又不是小娘子,再說長那模樣……咳!
“許是那家還有小娘子,養在深閨不拋頭露面呢?”
石西倒是抖了個機靈,然而問題來了。
只去過一次水家魚貨店的世子爺是啥時候見到深閨中的水家小娘子的呢?
哥倆齊齊望向石北,露出了慈愛兄長般的笑容。
四弟啊,這個難解之謎,就全看你的了!
被三兄弟惦記的魚貨店,正是位於惠平城城東角的小巷內,前頭臨街開著個小小的門臉兒,掛著個水家魚貨店的招牌,後頭是個不大的院子,三間正房,東西兩邊各有廂房兩間,水家一家人就住在這裡。
沿著水家魚貨店臨著的這條街向東直走,地勢緩緩向下,直通到惠平河邊。
這條河河水不深,也就能到壯年人大腿處,附近的幾條巷子的婦人們,都就近便來這裡洗衣洗菜,至於吃的水,那是要用井水的。
婦人們紮了堆的地方,熱鬧是非哪能少得了。
六姑婆頭上紮著方靛藍竹布帕子,腦後梳髻,額頭上鋥明瓦亮的,兩眼裡頭也都是光。
“他三嬸,聽說了嗎?三條巷的水家,那個二丫頭,有啦!”
說著拿手在肚子上比了個球,又挑眉又擠眼,很是興災樂禍。
陳三嬸哈地一聲笑,壓低了聲道,“誰說不是呢,這悄沒聲地月份都大了,我看水家娘子要愁死!”
六姑婆臉上現出鄙夷,“誒,現如今的年輕人啊,膽子大,臉皮厚,哪像我們那時候,在我孃家金嶼村,這未嫁人就懷上了,可是要浸豬籠的喲!”
陳三嬸搖搖手,“咱們惠平城倒是開明,沒弄過這一套,不過這月份大了,得趕緊找到娃娃他爹成親啊……總不能未嫁先生娃,把咱們這一片的風頭都帶壞了嘛!”
六姑婆撇撇嘴,“那男人肯定沒真心想娶,不然哪等到這時候?說不定早就跑了……水家娘子可憐喲,早叫她趕緊嫁女還捨不得,看現在倒貼都無人娶嘍!”
“孫六姑你也不要在這裡嚼鬼話!不就是你想把水家阿妍說給你孃家侄子,水家沒答應?”
這兩人說閑話說得正歡,冷不丁斜裡有人開口打斷,都驚了下。
六姑婆一聽這話,扔下手裡的衣裳就準備撕回去,一抬眼見是高穩婆,氣勢頓時就低了一大截。
高穩婆是他們這一帶有名的穩婆,家家生娃娃都是請的高穩婆,經她的手出生的後生小娘子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因此在這一片很受人尊敬,到誰家都是好茶好飯招待,不敢得罪……畢竟,要是得罪了穩婆,家裡有人生娃娃了,怎麼好上門去請?
“高阿姐說的什麼話,難不成有些人傷風敗俗的勾當敢做,我私下裡頭說說閑話都不行啦?哼,這種不要臉的,幸虧當初沒嫁到我孃家村,我侄子可不稀罕要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