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儲備金的年代,貨幣的價值就是等同於銅的價值,如果輕易得降低銅含量,那麼民間鑄幣的問題會立刻誕生。
所以夏安然的想法是:“陛下,我們可否試試,以黃銅來鑄幣?”
黃銅發現於漢,之後被少量利用,一直到了明朝嘉靖年間,當時的漢人掌握了黃銅的製作方法,自此開啟黃銅為錢幣的時代。
又因為黃銅本身就是銅、鋅合金,將之用到了鑄幣上頭造出來的錢幣金燦燦的就像是黃金一樣。
耐磨損、耐水泡、耐腐蝕,關鍵是其用銅的含量大大下降,但是尋常人家沒辦法透過粗製濫造等方法制造出黃銅來,即便做出來成本也不低,防偽效果槓槓的,老百姓們用過了都說好。
黃銅作為錢幣從明嘉靖開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開始使用鋁製幣,包括有了鋼芯鍍鎳技術以後才被取代。
有此可見其在貨幣上的穩定『性』。
當然不是說就沒有造假了,這個世界上永遠缺不了各行各業的人才,就連『液』壓機都有師傅能夠用手敲出來,還有什麼是手工藝人辦不到的?
關鍵就在於是否合算,獲得的利益和代價是否對等。
而在一個官府煉製黃銅都極為困難的時代,民間大規模出現虛假黃銅貨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夏安然個人以為,只要『政府』掌握好了這門技術,起碼可以防偽五十年。
夏安然的議題在仁宗看來可謂天方夜譚。
因為在宋朝,還沒有掌握冶煉黃銅的技術,如今的確有黃銅出產,但是產量很低,因為現在使用的是爐甘石加炭放在一起和銅一起冶煉,但是爐甘石的產量並不大,加上最終產量亦是一般。
順帶一提,因為黃銅作為飾品很好看,售價也不低,所以在宋朝就有民眾私下融化銅錢,然後用類似的方法自制黃銅賣錢了。
但是之所以這種方法不適用的原因還是因為——金屬鋅非常難以煉化。
氧化鋅的還原溫度為904度,而鋅的沸點僅907,在沒有溫度計的年代,非常容易讓鋅直接變成蒸汽揮發。
同時,揮發後的蒸汽又會和空氣反應變回氧化鋅。
磨人程度絕對超過大部分小妖精,但是這一點夏安然不怕。
因為,因為他看過《天工開物》。
這本明朝的著作自然書寫了如何冶煉金屬鋅,雖然是土法,但是能夠支撐起明朝財政的黃銅幣,自然也可以支撐起宋朝財政。
聽到夏安然說自己可以試試之後,趙禎沉默了很久,最後他揮了揮手“阿弟,你還真是給朕出了一個難題。”
趙禎目前將重點放在了武器冶煉上面。
這是因為玉羅剎帶給他的資訊讓他不得不警惕西邊的党項人,但是夏安然的這一建議實在太有誘『惑』力,趙禎無法拒絕。
財政問題一直是趙禎的心病。
更不要說□□這個問題已經遠遠不是尋常財政問題那麼簡單了,它牽扯到其背後一定有一個大量需要錢財的利益集團,如果是小作坊私自印製也就罷了,但若是旁的呢。
趙禎沒有辦法不去警惕這些。
但事實上在捉拿自朱鑄錢幣方面,大宋『政府』的確是浪費了不少力氣,如果能夠從錢幣本身上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
面對小皇帝突如其來的激動情緒,夏安然連忙跟他解釋清楚,一勞永逸是不可能的,因為事物是在始終在變化的,我們的技術在前進,敵人的技術顯然也會在前進。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是現代『政府』都沒有辦法解決,一直到二十世紀都有□□出現,也就是在現代電子支付普及了之後,才稍微遏制一下這個情況。
毫無疑問,夏安然今天提出來的建議,直接燒中了趙禎的癢處,這種黃銅的錢幣倘若當真可以替代如今銅幣的地位,並且若當真其防偽效果這般好……實在沒有理由不去使用。
但接下來兄弟二人就被同一個問題難住了。
想要製造錢幣,哪怕只是小規模的試驗『性』製造也絕不可能是這樣之前的『液』壓機一般,讓夏安然窩在自己的小房子裡面搗鼓。
更何況若按照趙禎的想法來說,之前是因為他不知道夏安然做這個東西,否則他早就派遣工匠過來了,哪會讓夏弟這般受累。
但現在熔鑄錢幣的溫度,也絕不可能是普通的熔爐可以達到的溫度,必須去專業的場所。
但如果要去專業的場所,以夏安然的身份又無法進入這種中樞神經的地方。
這種地方同姓王尚且不可入,更何況夏安然這樣一個身份敏感的異姓王。
趙禎能有九分九的把握,只要夏安然剛剛踏進錢監,他們在門口就會被官員們死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