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就衝著夏安然發明了醬油我就是他一輩子的粉絲。
50:愚蠢,那要是你得知初中物理課本上的動定滑輪組就是他搗鼓出來的呢!
55:那我大概脫粉五分鐘吧。
56:加上科舉也是他推動的呢?
57呃……沒有他也有別人啊
58:論文也是他搞出來的呢?
59:你贏了,脫!粉!
68:哇,我說怎麼一進罈子就看到了:拜大神!
一連串的拜大神之後,
論壇等級已經有十三級的大佬再次開口:不至於就大神了,但是在井這方面我還真有些研究,所以我就搬個凳子過來講講為什麼就連鑿井法都能申遺的問題。
75諸位都知道,我國的井的數量在世界上數一數二,在地下資源的勘探和利用更是有上千年的歷史,一般井分成三類,潛水、自流、承壓。
潛水井大家都知道,就是挖呀挖,挖到地下水了,周圍撐住就可以把這些水給撈上來,而事實上這些水是淺層地下水,在出現化工產品之後這部分水都已經不再推薦作為飲用水食用。
當然,不僅僅是化工的因素,如果出現了地震、瘟疫等情況,這些水也會受到汙染,誇張的說,幾千米以外死了一頭有瘟疫的豬,這頭豬躺著的地方又恰巧有河流,而你又極其不幸運的情況下,你撈起來的水就有可能有瘟疫。
這也是瘟疫在古代為什麼那麼容易傳播的原因,和水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古代人自己喝都是生水,更不用說給牲畜喝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自流井不提,承壓井指的就是一竿子打到潛水層和隔水層以下的井。這部分井深度要在五百米以上,一般都是突破了極其堅硬的岩石層或者是綿密分佈的黏土,使用的是承壓水。
承壓水和潛水的區別就是,有了“隔水層”的保護,土壤表面可能有問題的水很難影響到地下,所以這些水相對穩定。
當然現在這些水也不能喝,因為已經有人非法汙水排放往地下兩三千米的地方排了。
這些先不提,我們來說說衝擊式頓鑽鑿井技術究竟牛在哪兒。
76:好的等大神
77:回覆76:大神我錯了,無意間『插』樓,等等我就申刪。
78:衝擊式頓鑽鑿井技術留下痕跡的使用是在四川自貢北宋年間。
很多年前的四川盆地曾經類似於一個古鹽海,所以它的地下從幾十米到幾千米都是鹽,當然這些鹽受地理環境影響,有些是固體有些是『液』體,所以四川從古到今都是內陸地區的重大鹽產地,甚至於可以說,當年四川能夠成為天府之國,固然有都江堰的功勞,在鹽上亦是有很大的功勞。
你可以理解成四川本身就是一個聚寶盆。
但是大家都知道,鹽是每個朝代的管制類商品,四川既然是一個鹽的主產地,自然也受到了監控,而在宋代之前,鑿井的方法都是大口井,但是是發展到了宋朝,地表資源枯竭,二來是鑿井動靜太大容易被官府察覺,衝擊式頓鑽鑿井法就這麼被髮明瞭。
雖然至今沒有人知道這是誰發明的,但是出於其需求,根據論證,這應當是四川的私鹽販子想出來的一種方法,原因是其開口非常的小,一般只有碗口那麼大,不符合大規模官府工程的風格。
這類井在後期被叫做卓筒井,而這項技術,就是世界石油鑽井之父的衝擊式頓鑽法。
事實上,卓筒井本身就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突然申請衝擊式頓鑽鑿井技術應當是因為最近搶救『性』挖掘出的漢墓裡頭有了這項記載吧。
79:……最近有……漢墓?
80:臥槽!大佬你是不是說了什麼不得了的話題!
81:我搜了一下沒有這個報道,大佬你沒事吧!快編輯把東西給刪了嘿!!
……
94:大佬遲遲不曾發言,好擔心他是不是被請去查水錶了
……
107:我沒事,本來也不是不能說的,是因為今年黃河流域的降水增多,有一座山就沒扛住,山體小規模滑坡,因為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所以也沒人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