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其為何不過兄弟之嗣,也只是因為當年和兄弟搶奪世子之位時彼此打破狗頭,感情極差,與其白白便宜了兄弟過繼他們的兒子,還不如自己養一個貼心些的,起碼後者在他百年後不會被親生老爹慫恿來挖他的墳,沒錯,感情就是這麼壞。
宋朝於子嗣業上頭都較為想得開,事實上古人們在香火一事上都比現代人想得開,他們多半以族譜記載為主,哪怕是過繼,上了族譜異樣等同於自己的孩兒。
對於是否血緣倒是看得極淡,可能因為壽數短,孩子們又不容易立得住,使得他們不得不在某些事情上予以妥協。
是否親生,雖心裡上過不去,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平南王正是這般較為極端的情況,因為和兄弟宗族感情差,寧可自己養個沒血緣關係的也不傳給血脈兄弟,某種程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於平南王來說,可謂天無絕人之路,也就是幾年後,他驚奇得發現三世子竟然和皇帝長的一模一樣。
當年八王爺將孩子給平南王的時候並未多說,平南王一直以為這孩子是王妃同外面人生的……咳!
但是現在看到了小皇帝,平南王便覺得三世子和皇帝其實是雙生子,因為皇室一貫對於雙生子的特殊對待,才讓八王爺將孩子送走一個,如此方能保住另一個。
既然是雙生子,那麼誰繼承都一樣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自己養育三世子多年,情分定然要高於八王爺,若是自己的養大的這個孩子當了皇帝,於平南王府何嘗不是一場滔天富貴?
而自己兒子的『性』格他也知道,說得好聽是溫和,說的難聽便是軟弱,雖有幾分謀略卻膽識不足。
到底難成大事,屆時自己便讓兒子下一道詔書將他留在京城,做這大宋暗中的實際掌權者,豈不美哉
至於自己的摯友八賢王……平南王是當真不擔心。
將心比心,他覺得對於八賢王來說,作為皇帝的生父,哪個兒子都一樣,而且他也並不覺得自己養大的孩子,就有哪兒不如那個求神拜佛荒唐至極的真宗皇帝養大的孩子了。
只是想要達成這樣的目的單靠他一人顯然不夠,需要有人幫忙配合。
這個意外便來源於葉孤城。
平南王也和葉孤城的相遇亦是一次巧合,葉孤城為習劍之人,但同時他也是白雲城城主,南海飛仙島和大陸隔開海峽,物資自然需要補給,而最近的補給路線便是嶺南地區,作為南部地區的實際掌權者,平南王自然要和這一勢力有所接觸。
飛仙島產珍珠、珊瑚等名貴珍寶,這些也是每年平南王要向京城送去的年禮的主要構成,平南王府所在的川蜀地區產鹽,井鹽質量要高於海鹽,而且按照北宋的制度,鹽是國家重要的財政收入,雖然南海有大片曬鹽場,但那些都歸國有,即便是原產地也無法購買到便宜的鹽。
同時雖然飛仙島靠海,但是要靠其自然資源攝取海鹽並不划算。他們固然可以曬鹽,但是曬鹽的收取量無法供應全島,且曬鹽的場地會佔用到島上珍貴的耕地資源,煮鹽就更不必提,水煮需要的炭火足夠吃光道上所有的植被。
所以採買鹽類、畜類、布匹依舊是飛仙島和外界溝通的橋樑。
而除了其本身的漁獲之外,葉孤城的父輩還在陸上購置了大量的土地,積極投資房地產,故而由於出手闊綽,又時常需求大量物資的飛仙島很快被平南王府注意到。
經過了彼此一番試探□□往後,二者就商貿往來極其價格等方面達成共識,而隨著調查的深入,平南王更是查到了葉孤城祖輩的身份,如此良人,怎可不加以籠絡?
故而當時的平南王小世子多了一個劍客老師。
葉孤城當時已聲名鵲起,靠著給小世子當老師的身份,葉孤城往來平南王府頻繁自不會讓人注意。
而且誰也想不到葉孤城竟然會參與到如此事件中來。
劍,百兵君子也。
在戰場上刀靠著其殺傷力取代了劍之後,劍的存在比起說是兵器,不如說是禮器,江湖上劍客亦總是和清高出塵相關,更何況葉孤城在江湖上的稱號為——劍仙。
仙入凡塵,實在令人慨嘆。
但是事實上也正是因為葉孤城,才讓這一事件漏出了端倪。
比之平南王府身邊接受過專業反套話訓練的僕役,葉孤城身邊伺候的人要好騙得多。
他們自也不知,這些假稱是好奇島上生活,想要採買島上海產品的人其實是皇城司的探子。
這些人當然不知道葉孤城想要幹什麼,他們也沒有確切的訊息,只是零碎間洩『露』的抱怨『露』了底。
自去年開始,飛仙島便開始對外拋售珍珠、貝殼、珊瑚、以及諸多海中貨物,飛仙島諸人自是不解為何島主決議將這些貨物早早售賣,若是壓到來年小皇帝及冠日再售豈不正好,帝王生辰,無論是向上送禮也好,還是誥命們參與大宴需要盛裝也罷,都是珠寶類奢侈品銷量最好的時候。